在诸暨市众多养猪企业中,有一家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位于该市东和乡的朝晖牧业有限公司。毕业于原浙农大畜牧兽医系的企业创始人王朝晖坚持走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之路,企业目前已成为绍兴市唯一的省一级种猪场、省首批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场、省优质种猪生产基地。当地人都说,大学生“猪倌”养猪的确有一套。
2004年,原先在另外地方养猪的王朝晖发现该市东和乡十里坪有机茶基地空气清新,安静的自然环境很适宜发展畜牧业,于是,他在十里坪附近承包山地70亩,发展养殖业。
当地村民很快就发现,大学生养猪与农民养猪的确不同。在王朝晖的猪场里,猪舍都安装上了空气调节器,风速保持在1.5米/秒;夏季烈日炎炎,猪舍外装有湿帘冷风机,猪舍内最高温度也只在30℃左右;猪舍窗户都装上了铝合金门窗,配备有色玻璃和纱窗;节水型直饮水实现管道直送,给种猪创造了舒适的生长环境。“目前,我们猪场产生的猪粪水经发酵、无害化处理后,能为万亩茶树提供有机肥料,所产沼气可用来烧饭、点灯,沼液用来给茶树治虫,沼渣可做肥料,畜牧业和种植业在这里实现了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王朝晖走上了一条现代化、生态化的养猪之路。
有次在荷兰考察时,王朝晖发现,这里不仅猪场环境好,而且不同猪群设计有不同的饲料配方,能让猪得到全面、适量的营养。回国后,王朝晖专门到浙江大学等地,向专家请教这方面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王朝晖发现,优化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的配比和添加蛋白酶,不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以减少排泄物。这一发现让王朝晖惊喜不已,他立刻动手,与浙江大学共同进行规模猪场粪污减量化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在改良猪品种的同时,重点优化饲料配方,充分应用大蒜素、大豆异黄酮等替代砷制剂,减少砷排放。合理的饲料营养不仅减少了氮污染,也解决了臭气问题。这项技术使用,使王朝晖的养猪场粪污排放量从原来每头9千克下降到5千克,猪场日排放量从原先的15吨左右下降到7.5吨。
去年,王朝晖在英国考察时了解到,英国猪场虽然少,但规模都很大,全部采用机械化,喂食、降温、排风等都是一摁按钮就可以搞定,很少能看见几个饲养员。这样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回国后,王朝晖决定利用自己多年办猪场的经验,生产符合本地实际的畜牧业设备。于是,他的久顺农牧机械设备公司上马了,专门生产制冷、通风、围栏、饲养输送等设备。他说,目前畜牧业正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粪污处理困难等问题,要发展畜牧业,就要走科技之路。公司将充分利用先进机械,为促进发展现代畜牧业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马青华 徐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