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余姚成为我国南方喷滴灌面积最大县(市),农民说:

这样灌溉实用实在实惠

  本报记者 袁 卫
  从杭甬高速公路东行100公里,就到了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余姚市。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就能看到连片的大棚滴灌葡萄;往南眺望,数万亩喷灌栽培的毛竹、红枫、板栗在群山中长得郁郁葱葱;往北极目,上万亩采用了喷滴灌设施栽培的蔬菜和蜜梨生机勃勃;往西翘首,上千亩喷灌区的茶叶等青翠欲滴……余姚现有3.8万亩田地用上了喷滴灌,5万多平方米畜禽养殖场配备了微喷灌降温消毒设备,是我国南方喷滴灌面积最大的县(市)。
  今年8月,副省长茅临生率省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等部门的负责人实地考察经济型喷滴灌后指出:“余姚走出了一条先进灌溉技术与浙江农业相结合的成功道路,要对此进行总结,在全省加快推广,为推进设施农业、效益农业提供借鉴。”
农户投入200元,增收1500
  在余姚市临山镇味香园葡萄基地内,记者见到了葡萄种植大户高国华。一说起经济型滴灌技术,高国华赞不绝口:“葡萄很容易发病,而且很大部分是由于空气湿度过高引起的,所以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要低,但是根部土壤则要保持湿润。滴灌用在葡萄园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从葡萄园安装了滴灌系统后,一是葡萄颗粒增大、糖度增加,裂果率大大降低,仅产量和卖相两点,每亩就比装滴灌前增加产值1000多元;二是农药残留减少、施药成本降低,过去每季葡萄得喷洒18-20次农药,现在仅需2-3次,光农药费就省下了250元;三是人工成本大大降低,用于灌水、喷药和松土的劳力大幅减少,每亩可节省250来元。3项统计,亩产值增加了1500元。“而我当初安装滴灌设施时,每亩平均投入570元,除去政府补助,自己只需掏200元,”他兴奋地说,“200比1500,这绝对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好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余姚,喷滴灌设施除广泛应用于葡萄、梨、蔬菜、竹林、花卉苗木等种植产业,在畜牧业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余姚市城西绿色牧业养殖场里,记者看到场主黄家芳在用喷灌设施对猪场进行消毒。他接上水管,打开水泵,融有消毒药剂的蒙蒙“细雨”便从猪圈上方徐徐落下,很快覆盖了整个猪圈,每个角落都没有遗漏。黄家芳介绍说,去年高温季节,尽管猪圈安装了冷风机,可还是被热死了9头怀孕的大母猪,损失近10万元;今年5月,他花4万多元给整个猪场的5000多平方米猪圈安装了经济型喷灌系统,和冷风机配合使用,在一个小时内可降低室温8摄氏度左右。目前高温季节已过,猪场不仅没有发生一例类似事故,还为他省下了大量喷洒药水的人工成本。
花一半的钱,做同样的事
农民的热情源于技术的实用和价格的合理。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各地喷滴灌设施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在每亩1200-1400元左右,主要在一些现代化农业园区里推广。余姚采用了什么技术,能够把造价降低到600元以下,最低的甚至只要200来元,让一般农户都能用得起这项“贵族化”的技术呢?在余姚市水利局的办公室内,该局高级工程师奕永庆为记者解开了谜团。“你看,这是目前其他地方普遍采用的主管道,管壁厚度为5.6毫米,直径为200毫米;这是我们采用的主管道,管壁厚度为2.9毫米,直径为75毫米,仅此一改,主管道就省下了80%左右的材料成本。”奕永庆告诉记者,输水管道占整个工程造价的一半,经济型喷滴灌管的设计,取决于科学的轮灌面积设计,“一般都设计轮灌面积为50亩,这就对管道的厚度和直径要求较高。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对绝大多数种植户来说,一次轮灌面积10亩就能满足其要求,所以管径和管壁的数值可以低一点。我们对主管道、分支管道的水压都进行过计算,经济型喷滴灌的使用效果完全和非经济型的一样,地下管道使用寿命也能达到30年以上。”
  奕永庆带头的余姚市水利技术人员还通过一系列技术设施,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做到灌区小型化、泵站移动化、管道塑料化、主管河网化、管带薄壁化和微喷水带化,得以使一次性投入大大减少。如此一来,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经济型喷滴灌设施每亩平均一次性投资才600元左右,仅为普通喷滴灌设施的一半。花一半的钱就能办同样的事,余姚的经济型喷滴灌走进普通农家便不足为奇了。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政府补得起,农民用得起
  和一般农户单纯从投入产出来计算效益相比,余姚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喷滴灌节水技术。经济型喷滴灌设施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当地喷滴灌技术的推广步伐。
  余姚水资源较为紧张,尤其是榨菜主产区的泗门等镇,每年都要在榨菜的移栽季节进行抗旱,前几年还向上虞买过水。早在1974年,余姚就引进了喷滴灌技术,但是由于造价较高等原因,直到2000年也只推广了1000多亩。2000年以来,余姚已新建喷滴灌种植面积3.8万亩,5万平方米畜禽场用上微喷灌技术,年净增收2000万元,年节水380万吨。“这得益于经济型喷滴灌技术的面世,由于总体造价较低,一方面政府补得起,另一方面农民也用得起。”余姚市副市长郑桂春介绍说,目前,宁波市和余姚市两级对山区喷滴灌工程的补贴达到了造价的85%,平原补贴65%。余姚市计划今后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推广资金,到2011年扩大经济型喷滴灌种植面积6.2万亩,总面积达到10万亩;新发展养殖场微喷灌10万平方米,总规模达到15万平方米。
  一些乡镇也纷纷加大了推广力度。从去年开始,泗门镇就出台了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每亩经济型喷滴灌设施增加补助100元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积极性。该镇蔬菜种植大户秦伟杰告诉记者,去年他投资30万元给600亩蔬菜基地安装了喷滴灌设施,三级政府部门补助22.5万元,自己仅花了7.5万元,“一季蔬菜就收回了成本。”今年他准备给所有的蔬菜基地都装上经济型喷滴灌设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