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要深入研究农业功能

  龙 龙
  编者的话:最近,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谈到农业的几大关系和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本报据此撰写了系列评论,从本期起在“大地絮语”栏目刊登。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一些人从GDP看农业,越看农业对政绩的贡献越小,越看农业的地位越不重要,把农业在GDP的地位等同于农业的地位。
  这是一种短视的、弱视的看法。不认真加以澄清,不仅不利于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必将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研究农业的功能,首要的是突出强化生产功能,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无论其占GDP的比重多大,农业永远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美国尽管农业占GDP比重不足2%,却是全球重视和保护农业的典范,拖延数年之久而至今未果的世贸组织多哈谈判,就是因美国对本国农产品贸易的过度保护而触礁;在全球粮价高升的今天,美国等西方国家又控制粮源,以粮食为武器影响世界格局。因此,生产是农业的第一功能,发展生产是我们“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研究农业的功能,就要充分挖掘其生活、生态和文化功能,使农业在不断开发中,满足人类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多需求。当今农业,不再只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和工业原料的产业,而是一个拥有众多功能的大产业。以茶叶、杨梅、柑橘等农产品采摘游为例,在浙江各地蓬勃展开、方兴未艾,突破了单一农业生产的范畴,涵盖了休闲旅游业、营销流通业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农业由粗放走向集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同时,产业本身潜在的多功能越发显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相辅相成、共生共荣,把特色产业、生物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熔于农业之一“炉”。
  研究农业,认识农业,关键是为了发展农业,使农业不仅保障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在保护生态、传承文明、满足人们观光休闲、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就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攻难克坚、转型升级,让农业尽显其能,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