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日前,安徽省的刘某和黄某在我省开化县杨林镇以卖米为幌子,趁机用假币兑换真币行骗,骗得人民币150元。逃离现场后不到6小时就被开化警方抓获,警方对两人给予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当天上午9点许,杨林镇农妇戴某,看到迎面开来一辆红色面包车,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说是卖大米的。戴某看了看大米,米的质量不错,价钱也不贵,便挑选了两袋,双方谈好以150元的价格成交。付钱时女的说要整钱,戴某没多想,就按照对方说的付了一张100元和一张50元,那女的接过钱仔细捏了捏,说这2张钱有点像假币,请求换2张。男的走过来也说钞票有问题,接着2人便把150元钱退还给了戴某,收回大米后飞速驾车离去。
事后戴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取出钱来一看,2张钞票好像不是自己原来的那2张,赶紧拿到镇里一家超市的验钞机上去验,果然是假币。戴某立即向杨林派出所报了案。
无独有偶,近日笔者在下乡村时也听说农民被假币所骗之事。
在农村,由于受经济条件、信息渠道不畅影响,农民防范意识低、识假鉴别能力差,稍不留意就会被骗。笔者注意到,这些不法分子以假币骗人的招数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兜售商品时以低于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吸引农民;二是仓促成交,一般不讨价还价,交易成功马上溜之大吉;三是用小恩小惠拉拢一部分人,赢得信任后,请其帮助收购东西,付一大把“假钞”后就逃之夭夭;四是佯装成卖东西的商贩走村窜户,利用农民的善良用假钞换真钞。
因此,笔者特别提醒农民朋友遇到上述情况一定要留神,当心受骗。同时,呼吁有关部门能把辨别假币等知识送到农民身边,提高广大群众的鉴别能力。也希望公安部门行动起来,对坑害农民的不法分子给予严厉打击。
开化读者 齐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