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经验交流

椒江:创新载体出实效

  台州市椒江区以“二百二千工程”
  和“510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
  训工作,去年共投入培训经费669.3万元,培训农村劳动
  力1.2万人,实现转移就业率83%以上。
  突出“因业”培训,打造“510”工程。椒江区民营经济发达,区内拥
  有医药化工、服装机械、电子电器、轻工机械等四大制造业基地。该区立足主
  导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因业培训”模式,按照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订单式培训。
  2007年,共开办了10个产业带动班和10个精英班,举办了10场农民转移就业专场
  洽谈会,安排了10个被征地农民特殊就业岗位,举办了10次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展示会,有效提高了农民培训转移就业率。目前,依托本地产业共推出海洋运输、机械和数控车床、电焊和冷作钣金(造船业)、水产养殖等115个培训项目。
  突出“因需”培训,打造“二百二千”工程。以“转移1000名技术能手、培养1000名高薪就业人员”为目标,让企业与各行政村建立长期稳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合作关系。培训机构按企业用工需要,进行“订单式”培训,企业自觉接纳受培训的农民为员工,农民快速实现就地转移就业。椒江区建立了包括星星集团、飞跃集团、长信海运等近200个农民转移就业基地,形成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送渠道,有效实现村企对接。2007年,按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培训转移的技术能手和高薪就业人员2500余人。
  突出“因地因人”培训,提升“二百二千”工程。该区在加大“因业、因需”转产转业培训的同时,采取了送教下乡的“因地因人培训模式”,通过校内培训与校外办班结合,因地制宜地让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在各街道(镇)建立培训点,由培训学校与街道党校、成校、中(小)学联合办班培训,实行政府牵头、就地办班、就地转移。目前,9个街道(镇)共建立村级培训点30余个,开办了服装、会计、计算机与电子商务、农家乐等培训项目。一是送教进村庄、上海岛。以培训现代农(渔)
  业能手为目标,依托农业示范基地和海洋水产养殖基地,派出农技专家到生产现场开展培
  训指导,推广农(渔)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培育1000名会经
  营、懂管理、善创新的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二
  是因人因材施教。根据农民意愿,按照农民年龄、文化等特点,开展适合农民需
  求的个性化培训。由培训机构提供师资和教学设备,聘请专职老师,重点对
  40岁以上、转移就业困难的农民进行系统的正规培训,以提高其就业
  能力。同时,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该区还选派38名优秀知识
  青年,采取“送上去”的培训办法,委托台州电大培养高
  学历、高技能的现代农业能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