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林业

从节日中挖掘商机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有关假日经济的话题再次被提起。
  刚过去没多久的教师节,花卉销势异常火爆。据商家们分析,因为今年教师节与中秋小长假挨得近,所以带动了花卉的提前消费。但笔者在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后,却发现了一个值得回味的现象:除了少部分在校学生为自己的老师购买鲜花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非我们传统概念中的“学生”。
  在某机关任职的林先生为自己的大学导师预订了一只非常大气的花篮,他告诉笔者:“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的导师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所以每年的中秋我都会去看望导师。今年中秋我要回老家去看望父母,所以打算为导师提前预订一只花篮,那天翻看日历,突然发现今年中秋前四天就是教师节,不如赶早几天,在教师节去看望导师更有意义。”
  某电子系统公司的程序设计员张小姐为自己的健身教练金老师买了一大捧缀满满天星的红色郁金香,她说:“我的工作需要长期面对电脑,大学毕业没几年体质就变得很弱。去年经人推荐到一家健身房锻炼,我的教练金老师是位退役的体操运动员,工作很尽责,在她的指导下,我这一年的体质强了不少,所以特别感谢金老师。趁教师节来临,买束花给她表示谢意。”
  通过采访我们不难看出,今年教师节鲜花走俏固然含有商家所分析的沾光中秋节的因素,但决非仅仅出于这一原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老师,值得我们去挂念和探望;而且在生活中,“老师”的概念其实更为广泛,如果商家能够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与其他传统节假日一样,加大促销宣传力度,并不失时机地设计和推出适合馈赠给师长的花卉产品,就一定能掘到一桶新的金子。
  只要创新思路,节日商机就在眼前。 (真 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