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老有所为荒田变果园

  在那丹桂飘香的一天,笔者走进了嵊州市石璜镇楼家村王家姆山湾果园,映入眼帘的是满坡的金黄色桔子,昔日荒芜多年的“山湾田”,如今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花果山。这花果山的主人便是该镇楼家村年已花甲的楼宇生、王雪生两老汉,他们经过8年艰苦努力,花果山成了他们后半生养老的绿色银行。
  楼宇生、王雪生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子女孝顺有加,生活过得红火。但他们不愿清闲,趁现在身子骨硬朗,以种果解决后半生养老问题。
  1999年下半年,楼宇生得知王雪生要向邻村承包荒山,便主动和王雪生商量,共同承包本村王家姆一个面积为30亩的山湾。村里对他们的要求给予大力支持,并与他们签订了承包年限为20年的合同。合同签订后,他们对土地作了全面整理,对作物布局作了科学安排。他们避开种植本地上市集中的桃子、李子,独辟蹊径引进新优品种,先后栽下了沙子桃、日本大白桃、国庆桃、冬桃、珍珠李、桃形李、樱桃、杏子、桔子等,又引进柑桔、脐橙、胡柚、宫宁早生等品种。
  第二年经市场调查,发现沙子桃及日本大白桃上市时间较为集中,价格低,他们当机立断对6亩沙子桃、日本大白桃进行高位嫁接水蜜桃。这对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楼宇生、王雪生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凭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走出去向同行请教,请进农艺老师来实地指导。通过不断实践,他们较好地掌握了果树整枝、施肥等技术,对果园实行精细化管理。
  为弥补初种果树产出率低的状况,他们每年在果园里放养二三百只鸡鸭,用来捉虫啄草、肥地增收。同时,他们还在果树行间套种大豆。这两项收入就足以交纳承包款和肥料、农药支出。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果园现已进入盛产期,尤其是水蜜桃、国庆桃上市价格逐年提高,今年每公斤售价在10元左右,是常规桃的5倍以上。这一项收入可达5万元,全年水果收入在10多万元。
(沈荣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