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 通讯员 沈旭)记者日前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自全省生态畜牧业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纷纷制定目标,出台扶持政策,一个推进生态牧业建设的高潮正在兴起。
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11个市、37个县(市、区)制定了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方案。衢州市计划到2010年建成500个规范化生态养殖场,280个全封闭标准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绍兴市提出两年内使95%以上的规模场实现农牧结合、排泄物资源利用和污染零排放;金华市则把生态畜牧业发展纳入了对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同时还探索建立规模场“三元合一”的星级管理制度,把是否实行生态建场作为星级评定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一些扶持生态牧业的政策也陆续出台。衢州市放宽了利用山地养殖畜禽的土地限制,鼓励上山建园,对生态畜牧小区的项目优先立项;宁波市鄞州区在保持原有专项资金不减的基础上,区财政每年再安排300万元,各镇(乡、街道)配套300万元,设立畜牧业发展统筹资金,用于补助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和畜牧小区,奖励主要畜产品自给率高或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有突出贡献的乡镇;温州瓯海区明确了宜养区的1146亩土地作为今后建设四个畜牧业优势产业带的养殖用地,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和畜牧小区建设。到目前,全省已有8个市出台了扶持政策,其中6个的扶持资金合计达5700万元,各地还涌现了生态牧业典型8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