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衢州特刊·常山风采

打造新品牌 做大“致富果”

  •   胡柚产业的大发展,随之带来了“卖柚难”。在程平平之后,陈艳华、郑樟林相继出任常山县委书记。面对“卖柚难,不如换项目”的想法,陈艳华认为,只要牌子打响了,就能解决胡柚卖难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常山胡柚开始走上了品牌之路。贩销户跑市场、政府部门搞展销,各种办法都被应用到了常山胡柚的品牌塑造中,把常山胡柚从浙西推向了全国。在北京展销会上,1吨胡柚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被消费者争购一空;在上海展销时,一只胡柚卖到2元……一时间,常山胡柚名声大振。
      此后,先后上任的县委书记钱国女和雷长林,开始实施常山胡柚的品牌战略。常山县农业局特产站站长季土明说:“那时候县领导要求我们主管部门要重点打响胡柚品牌,用品牌来进一步提高胡柚的种植效益。”注册天子牌和“常山胡柚”证明商标,组织制定实施常山胡柚系列地方标准,狠抓质量体系建设,常山胡柚的品牌效应在当年就显现出来,成为国内市场唯一不掉价的水果。仅价格攀升一项,柚农就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品牌不仅仅是提升效益的法宝,它还让一代人的经营理念发生了转变,打品牌、树品牌成为众多种植户和经营企业的共识。彭国方是常山县大宝山柑桔合作社社长,“大宝山”这个牌子让他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来自品牌的效益:“我的胡柚平均价格从2001年的每公斤1元,到2004年1.6元,去年达到了3元,最高卖到5元,几年来效益成倍上升,品牌让我真正走上了致富路。”2007年,彭国方全年胡柚销售额达700多万元,他还成了杭州世纪联华超市唯一的胡柚供货商。
      现在的管理者,继续沿着前任的足迹,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整合品牌资源,推进胡柚产业不断升级。现在常山胡柚已拥有响亮的金名片:“常山胡柚”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农产品金奖、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等等。“我们就是要在‘常山胡柚’统一品牌下,倾力打造统一的区域性优势品牌。这是推进胡柚产业强农富民的‘利器’。”常山县农业局局长李炳根充满自信地说。
    联合国人员考察常山胡柚产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