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俞清)兰溪花猪、萧山鸡、舟山黄牛……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已有些陌生的畜禽品种,不久将会成为我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座上宾”。记者日前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为更好地保护畜禽遗传资源,我省将出台《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届时,我省的34个畜禽地方品种将全部被列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范畴。
据介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指的是将某个地方畜禽品种所具有的独特的基因和性状,作为将来创新品种的原始素材保护起来,以保持生态多样性。
省畜牧兽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个好的品种对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拥有丰富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如金华猪、绍兴鸭、湖羊、长毛兔、蜜蜂等,其中不少品种通过发挥区域优势,支撑着一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如金华伟丰公司对金华猪这个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后,猪肉依旧保持了金华猪独特的风味,产量和瘦肉率大大提高,企业再通过品牌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比如绍兴麻鸭,通过进驻张生记等知名饭店,打开了销路,成为一些地方农民增收的亮点。
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省一些地方畜禽品种,如雅阳猪、虹桥猪、北港猪、潘郎猪、舟山火鸡等,先后灭绝,萧山鸡如果不是国家基因库还保存着部分活体,也差点灭绝,还有10多个地方畜禽品种的种类和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该负责人表示,实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在保证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我省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在此次规划制订过程中,我省将34个畜禽地方品种全部纳入保护范畴。其中,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品种名目、在生产中被广泛运用或性状独特且濒临灭绝的地方珍稀品种资源,将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其余需要保护的品种,列入地方保护名录。
对纳入保护范畴的畜禽遗传资源,我省将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保护和开发。首先,对还没有建立保种场且濒临消失的畜禽遗传资源,将新建一批保种场;对已建立保种场但基础较差、设施落后的,进行改建,扩大其规模并更新设施;对已初具规模的保种场,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逐步走向产业化。其次,对一些重要且易消失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建立保种场的同时,设立相应的保护区进行保护;对群体规模较小、性状独特且保种工作比较困难的,则通过冻精、胚胎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建立基因库。目前,我省已建有鸡的基因库,今后将扩大规模,并正在构想建立一个猪的基因库。此外,有关部门还将建立畜禽遗传资源评估与监测中心,对我省所有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从保种取得的成效、生产性能的变动等方面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保种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推进我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上新台阶,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