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人物写真

翁坚超:

沉下去就会有收获

  •   2007年9月,翁坚超来到诸暨市阮市镇何家山头村,当了绍兴市交通局派驻该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他常对人说:“要么不当农村工作指导员,当了就得想方设法为农民做些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
      既当之,就要有作为。翁坚超暗暗下了决心,要干就要干出成绩来。
      为了尽快了解情况,进入角色,从进村的第一天开始,翁坚超就一头沉到村民中,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调研。一年来,无论是村口的佳山村到何家塔自然村,还是蟹子坑的田头到白塔湖边的草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发放的400多张联系卡记录了他走访农户的数量,也正是这样一次次的串门、走访,全村经商的、办厂的、养殖的、种粮的……他都了如指掌。2008年1月中旬,翁坚超得知绍兴交通部门要慰问村里的困难户时,马上把村里的16户低保户和5户困难户的基本情况向上报,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最需要关心的村民。
      他还多次开民情恳谈会,直接倾听群众呼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会后,他又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写出专题调研分析文章。他写的《充分发挥老年活动室在村务公开中的重要作用》、《关于深化实践星期三夜办公制度的思考》先后在绍兴日报、大地党刊等媒体上发表。
      翁坚超到何家山头村才一个月,就收集、整理了白塔湖水草多,严重破坏了白塔湖水质、影响沿湖风景和湖中8000多亩农田的农业生产等问题的意见建议。通过调研分析,他撰写了4000多字的《白塔湖水草综合治理对策探讨》分析文章。通过他的积极反映,白塔湖水草问题最终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投入近100万元,将白塔湖里的水草进行了全面清除。
      何家山头村村民在打捞水草时称,这是一项“双赢”工程,不但除掉了困扰村民已久的通航、水质污染等问题,还给当地村民一个务工挣钱的机会。难怪,何家山头村的村民见到翁坚超都竖着大拇指夸:“翁指导劳苦功高,我们会记着你的!”
    (二)
      农村工作指导员,这个称呼没有任何行政职级,但在村民眼里却是“钦差大臣”,事关村里的大事要做好,村民的锁碎小事也要管好。
      在访贫问苦中,翁坚超得知村民王某上有88岁的父亲和75岁的母亲,下有正在上高中的儿子,自己因无证驾驶摩托车而遭遇车祸,付不起医药费,不再接受治疗,对生活也失去信心……翁坚超了解情况后,根据交警部门的事故处理意见,及时与事故对方单位取得联系,帮助王某很快拿到了5.3万元事故赔偿金。
      在排解农村矛盾纠纷,翁坚超又有一手。他的“有理让三分”、“矛盾调解中不准得理不饶人”、“当面指出问题,背后分析优点”等调解办法,受到了矛盾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也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贺柏良)何家山头村“两委”向翁坚超赠送锦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