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人物写真

  •   每天早晨,在嘉善县里姚公路上,总能看到一个人匆匆驾车去姚庄清凉村,傍晚,人们又能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嘉善。在300多个来来回回中,为清凉村创办了嘉兴市首家村级农业服务中心,成功运作了利丰黄桃专业合作社……他就是嘉善县农经局派驻姚庄镇清凉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计建科。
      2007年9月,计建科被派往姚庄镇利锋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利锋村与星轮村合并为清凉村后,又担任清凉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
      刚到村里,老计就走田头、入桃园、进菇棚,一杯清茶、几句家常话,很快拉近了与村民们的距离,也把村里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看到该村黄桃、蘑菇、春大豆种植已初步形成规模,他提出了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的新路子,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来增加农民收入。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投资20多万元、占地600平方米的黄桃加工简装车间很快建成。
      2008年3月份,利锋村和星轮村合并为清凉村,老计抓住镇党委政府决心将清凉村打造成姚庄镇的副中心、接轨上海的第一站的机遇,协助村干部制订了换届后的三年发展规划。
      计建科是农经局的干部,又担任过多年的农技站长,来到村里后,老计就充分发挥懂技术、信息灵的优势,积极帮助农民开发特色农产品。他以刚刚成立的利丰黄桃专业合作社为服务平台,帮助农户引进并嫁接10万株桃树苗,使全村黄桃总面积达到了2200亩,成为村里的一大支柱产业。合作社还专门聘请3名黄桃种植能手,常年免费为种植户服务。为了提高种桃的综合效益,老计又引进大豆良种,推广桃园套种大豆技术,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近百万元。
      看到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迫切心情,老计又请来县镇农技专家,连续举办了黄桃、蘑菇、春大豆种植和复合肥使用技术等多期培训班,培训种植户200多人次。实实在在的服务给群众带来了实惠,也使清凉村的农业产业有了稳定发展的环境。
      作为经验丰富的农技工作者,计建科深深懂得创新才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来到清凉村后,老计始终在考虑,如何整合当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建立一个发展村级经济、服务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在他的精心策划和积极运作下,投资170多万元,建成了全市首创的村级农业服务机构——姚庄镇清凉村农业服务中心。43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850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标准车间、250立方米的冷库、800多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场地,黄桃选果流水线、大豆蒸烫流水线、全自动大豆剥壳流水线、蘑菇切片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清凉农民发展生产从此有了一个坚强的后盾。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计建科和村干部及合作社的有关人员一起远赴福建漳州、江苏、上海等地考察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了解盐水菇、鲜大豆行情及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信息等,寻求农产品深加工路子。并与嘉善宏联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清凉村合作开发盐水蘑菇精包装和春大豆深加工。“种子公司(科研单位)供种——农户基地种植——合作社粗加工——龙头企业精加工销售”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在老计的辛勤努力下获得了成功。
      清凉村的老百姓这样评价计建科:他不是村干部,却天天为村里的工作奔忙;他不是清凉人,心中却始终装着清凉百姓,这样的指导员,我们打心眼里佩服。
    计建科:
    帮村里办起农业服务中心
    计建科为农民讲授农业实用新技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