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0日,江苏省统计局对南京浦口区石桥镇全面达小康申请进行了随机电话抽查。可统计局调查员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当天他们抽取的电话调查中,很多群众是拿着村干部发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的。
在村民胡长郡家,记者看到了一份小康验收电话访谈样本,这个样本共有16道问题和答案,其中第三题问的是“2008年,您全家人均收入大概是多少元?答案是8000元以上。”第16题问的是“如果把幸福用100分来表示,您认为自己能打多少分?答案是90到100分。”胡长郡告诉记者,这个答案在20天前就由村干部下发到每一个有固定电话的村民家中,并要求大家在12月20日当天,如果接到省统计局小康调查电话,必须按照这个标准答案回答。“村干部还口头宣传,当天被抽中电话的群众,如果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可获得2000元的奖励。”而当地学校也在12月20日当天宣布放假,学生被要求呆在家里根据下发的标准答案接听小康验收电话,据说是因为担心有些家长没有文化,防止接到电话紧张而把答案说错了。
根据镇里部署,每位村干部要“承包”30户村民,为了确保干部“承包”的村民家在验收时不出错,村干部还缴纳了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而在调查当日,村里居然有100多户居民家里的电话蹊跷故障,“这些电话出问题的人中,大多数是家里经济不好的,或者平时和村干部闹过意见。大家这才明白,不是电话出故障,而是有人担心他们接到调查电话说坏话。”村民李小虎说。
据悉,在此次江苏省统计局的电话验收中,石桥镇的居民满意率超过了96%(60%达标)。镇政府的朱姓副书记在接受采访时承认此次下发访谈样本是“为了让老百姓在接到调查电话时能回答上来,而不至于出差错。”而让村干部缴纳保证金同样是“为了验收通过”。(摘自《南京晨报》2008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