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见习记者 陆 颖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浙江农业加大投入,拉动内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随着“三个千亿”投资项目的全面展开,全省各地设施农业建设、沼气池建设、生态畜牧小区建设轰轰烈烈地进行,农民掀起了购买农机具的热潮……
农业,已成了我省拉动内需的一支生力军。
农民购机热情高涨
目前,丽水市莲都区丽新乡峰水湾茶叶合作社正忙着采摘新茶。合作社社长邱余林告诉记者,他们新购买的两台炒茶机刚刚安装调试好,今年炒茶可以省工省力不少。他说:“我们原来只想买一台,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我们一计算,花差不多一半的钱就可买全新的茶机,所以就买了两台。”
得益于我省力度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拓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省农民在春耕备耕之际掀起了购买农机具的热潮。记者从浙江柳林机械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已有农户向该公司预定了80多台联合收割机,远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今年可达500台,销售额将比去年增长20%。
省农机局副局长舒伟军告诉记者,农民购买农机具积极性高涨,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据了解,今年我省累计各级农机补贴总额近3亿元,可拉动内需9亿多元。
设施农业建设掀热潮
依靠大棚设施和有机肥,只要一个电话,不需几个小时,德清县洛舍镇蔬菜大户俞永庆把他的蔬菜送进了省政府机关食堂。他从去年开始承包了20亩土地种蔬菜,并建起了一些钢管大棚。“想不到大棚蔬菜的效益会这么好,今年还要扩建几亩。”俞永庆说,尽管钢管大棚每亩需要上万元的投入,但是每年每亩的效益在5000元以上。
我省今年将新增1万亩蔬菜大棚。省农业厅蔬菜专家赵建阳告诉记者,今年我省各级政府计划用于设施蔬菜的补助资金达1.1亿元,预计可以拉动内需3.3亿元以上。
沼气项目“百日会战”显成效
自去年底中央新增农村沼气项目“百日会战”开展以来,我省各地农村随处可见建设沼气池景象。记者从省农能办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完成户用沼气池建设12932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池78个、服务网点460个。
省农能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农村沼气,既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可以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钢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据统计,我省沼气池建设总投资为8019万元,目前已耗用了 19510吨水泥、587.11吨钢材、76416立方米沙石和930多万块砖头,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
畜牧小区建设拉动内需2亿元
养殖小区、生态猪场的建设也为拉动内需作出了贡献。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将投资7000多万元,新建100个畜禽生态养殖小区(规模场),在为农民增收6000万元的同时,将在钢材、砖瓦等建筑材料工业拉动2亿元左右的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