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要想卖相好草莓早防病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草莓灰霉病、白粉病进入高发期。病害产生的病原菌,会严重影响草莓的商品性能和食用安全品质。
  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首先采用生态防治。所以在做好清沟排水的同时,通过通风措施调节棚内湿度,在闭棚前将棚内湿度降到50%以下,控制病害发生。其次,及时清除老叶、病果和残株,减少田间病原菌寄生场所;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逆力。
  一旦出现零星病株,要及时选择对口药剂进行防治。
  链接:
  防治灰霉病——选用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凯泽)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治。
  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选用50%醚菌酯(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凯泽)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或30%醚菌·啶酰菌(翠泽)悬浮剂1000倍液,或25%乙嘧酚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治;
  灰霉病和白粉病同时发生——
选用50%啶酰菌胺(凯泽)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或30%醚菌·啶酰菌(翠泽)悬浮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99%矿物油(绿颖)乳油300倍液等喷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同种农药连续使用不超过3次,以免病菌逐步产生抗性。
(郑永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