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草莓为什么这样红

——建德依靠科技打磨“中国草莓之乡”“金名片”

  本报记者 袁 卫
  这些天,为期1个月的建德草莓节正在进行,建德市杨村桥镇绪塘村草莓种植大户吴东良的手机异常忙碌。他说,一天至少有30个电话,“都是要买草莓或者想来旅游采摘的。”今年草莓平均每公斤可卖到25元以上,远高于往年15元左右的价格。他种植的10亩“红颊”、“章姬”等新品种草莓,今年每亩净利润在2万元以上。
  像吴东良那样喜笑颜开的农户,在建德有近1.5万户。他们除在建德本地种植2万余亩草莓外,还在香港和湖北、河南等地发展了1.6万亩种植面积。2008年,他们为市场提供了3万吨优质草莓,创造了4.67亿元产值,把“中国草莓之乡”这张建德农业的“金名片”打磨得熠熠生辉。而今,在经济寒潮中,建德草莓身价不跌反涨,产品供不应求,再一次显示了这个产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建德草莓为什么这样红?“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是种好草莓的关键。”从吴东良的嘴里,我们听见了脱毒组培、穴盘炼苗等专业名词。在吴东良的草莓大棚里,我们见到了微喷灌系统、杀虫灯等先进设施。“从选种、育苗到大棚管理,乃至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等,我们应用了农业先进科技。”建德市农业局水果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建德草莓经历了露地栽培、粗放管理和大棚种植、精耕细作两个阶段,目前进入了种苗良种化、栽培规范化、产品优质安全化、生产高效化阶段。1982年,建德市柑桔研究所技术人员从杭州市大观山果园引入“宝交早生”、“烟台大鸡冠”等草莓品种,开始了草莓种植;1986年开始,杨村桥绪塘村村民开始搭建毛竹塑料大棚种植草莓,并引进了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质鲜食草莓品种“丰香”;2005年,建德市开始引进“红颊”、“章姬”等优新品种,并投资70余万元,成立了市农作物组培中心,解决了种苗紧缺、育苗成本过高的问题。与此同时,该市积极引进推广微喷灌、土壤消毒、使用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在大棚内人工养殖蜜蜂、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栽培技术,建德草莓在品种、技术和栽培方式上都走在了全国草莓生产行业的前列,成就了建德草莓品种新、上市早、外观美、品质优、风味好的特点。在草莓节期间评选出的“草莓王”,果实足有常人的半个手掌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达很高的水平。
  记者前往采访时,恰逢建德市农业局领导前往深圳等地慰问外出种植草莓的农户。由于目前还在草莓的采收期,不少农户不能回建德参加草莓节,领导和专家们就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送去先进适用技术和最新市场供求信息。记者了解到,为增加科技含量、促进建德草莓转型升级,建德市政府与省农科院签订了草莓产业的全面合作协议;为帮助农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建德市每隔两年都会请日本专家前来传经送宝,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培训;为帮助草莓销售,建德市不仅整顿完善了现有的草莓市场,举办草莓采摘游活动,还培育了一支3000多人组成的贩销队伍,并邀请南京、徐州、杭州、宁波等地一些果品市场的负责人参加草莓节,签订购销协议……“一有问题,不仅建德的专家会随时赶到,有时候省里的专家也会来帮忙解决。”吴东良说,“有政府帮助,我们只要安心把草莓种好就行了。”
  目前,建德市正在实施草莓跨江、品质提升等工程。在强大的科技支撑和细致的政府服务下,建德草莓产业必将又好又快地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