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 韩佳楠) 到2012年,全省渔业专业合作组织要发展到1000家,重点培育100家管理规范、经营良好、服务到位、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省级示范性渔业专业合作组织。这是笔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的。
现代渔业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实现了千家万户渔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渔民的组织化程度;促使渔业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渔民收入。
2008年,我省经工商登记的海洋捕捞专业合作社有42家,共有注册资金2405万元,社员7355人,涉及渔船2240艘。海淡水养殖的专业合作社更是以每年100家的发展速度增长。目前,全省共有610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76亿元,参加社员16814人,养殖面积40万亩,产量占全省海淡水养殖产量的19%,注册商标592个,创立品牌428个。
目前,我省的渔业专业合作社虽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大部分合作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偏小,运作也不尽规范,对渔民的带动力非常有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表示,要用工业的理念来组织渔业的生产经营,探索建立养殖户、渔船经营与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逐步把千家万户小生产培育成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生产经营主体。
会议强调,下阶段我省渔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快发展和规范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渔业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度,不断提高渔业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稳定、完善和规范海洋捕捞股份合作制,建立股东与股东、股东与雇佣劳力之间的规范合同,切实保障海洋捕捞渔船股份合作单位各方的利益;支持渔业养殖水域依法流转,鼓励采取入股、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流转模式,推进养殖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合法合理流转,实现集中规划、连片规模开发,减少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