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瓯江流域是寒兰的著名产地,这里的兰花曾被周恩来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近年来,永嘉县桥下镇涌现出一批兰花种植专业户,他们能续写瓯兰这朵奇葩新的传奇吗?
农家夫妇的育兰“成绩单”
3亩兰花,年收入约25万元,这是永嘉县桥下镇东山村黄成唐、程小芬夫妇俩近年的育兰“成绩单”。
走进夫妇俩的苗圃,上万盆兰花吐翠争芳,身价从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而在一个温度、湿度、光照自动控制的小房间,甚至摆放着单价高达6.5万元的稀有品种。
温州气候宜人,兰花品种不少,瓯江流域一带的寒兰尤为有名。13年前,兰花热刚兴起,不少人纷纷上山寻找兰花,程小芬和丈夫也搭上这趟车,然后拿到桥下、瓯北以及一江之隔的温州市区卖。1997年,夫妇俩决定自建苗圃,培育兰花。“记得第一盆精品寒兰卖了3000元。”程小芬说,这在当时是个很不错的价,夫妇俩育兰的信心也因此倍增。
夫妇俩广为收购兰花,扩大花圃,并建起精品兰舍,培育稀有品种。经过10多年的摸索、经营,夫妇俩渐渐有了名气,不仅本地的兰花爱好者纷至沓来,外地的兰友也慕名而至。去年夫妇俩收入25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种植户。
昔日国礼乃“兰中奔驰”
在桥下,像黄成唐、程小芬这样的兰花种植户还有不少。
“兰花已成了桥下农业的龙头产业。全镇现有兰花基地30多个,其中上规模的基地7个,兰房52个。”桥下主管农业的副镇长王萍萍说,全镇有200多户人家参与兰花种植,兰花市均价值3000多万元,品种390多个,桥下的兰花特别是瓯江寒兰,在全国都有名气。“寒兰在我国不算少见,云贵川赣都有,但其他产地的寒兰稍显粗犷,温州以及丽水一带的瓯江寒兰可以说是最优雅的品种。”温州兰花协会会长叶建华毫不掩饰对本地寒兰的喜爱,用最通俗的话说,瓯江寒兰那是“兰中奔驰”。
瓯江寒兰蓄势待发
在许多兰花爱好者眼里,瓯江寒兰是不可多得的品种,政府部门也有意加大对种植本地兰花的扶持力度。但眼下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却令瓯江寒兰遭遇寒流。
永嘉县兰花协会副会长全超俊介绍说,2006年与2007年兰花市场非常红火,瓯江寒兰与蝴蝶兰、大花蕙兰等著名花卉一道,成了温州元宵花的一道靓丽景色。粗略估计当时瓯江寒兰的年交易量达到1000万元。但从去年春节开始,兰花市场急转直下,以瓯江寒兰为例,以往500元的品种,眼下打对折也难卖。高端品种受冲击更大,当年十万一盆的稀有名品,现在叫价跌到了1万元。
“近年兰花市场的确存在一些炒作行为,但金融风暴似乎又把水分一下子拧得过干了。”全超俊说。持相似观点的还有温州兰花协会会长叶建华。但他同时认为,从产业化角度来讲,眼下虽说是市场低谷,却也是兰花市场休养生息、蓄势待发的一个时期。
这些年受天价兰花诱惑,全国兴起一波又一波上山拉网式搜兰活动,全国野生兰花资源日益枯竭,温州也一样。兰花热适度停一停,不见得是坏事。而且,温州兰花产业化之路也刚刚起步,种值户实力普遍偏弱,借眼下生产资料价格普遍走低完善产业发展,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瓯兰要想真正成为蝴蝶兰那样具有竞争力的花卉,还有不少路要走。 (白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