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B农技110

葡萄双棘长蠹如何防治

  近日,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的葡萄种植户来信反映,他们种的葡萄有部分植株整株死亡,不知何故?经鉴定查明,严重为害葡萄的是一种新害虫——葡萄双棘长蠹,又名黑壳虫、戴帽虫。该虫国内目前仅贵州和四川两省有为害报道,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
  据文献记载,葡萄双棘长蠹仅为害葡萄,其成虫和幼虫都可以蛀食藤蔓,为害严重。该虫一年只生一代,以成虫越冬,成虫抗逆性强,可长期存活在藤蔓内。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为成虫交尾产卵期,每次产卵1-2粒。5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为幼虫为害期,其为害重点是2-3年生藤蔓,一般先从节部芽基处蛀入。主蔓受害后,有的节间木质部被环食尽空,仅留下皮层和少许木质部,造成端部植株渐失水干枯,稍用力即易断裂。有的害虫蛀入髓部后,继续向上或向下蛀食危害,形成狭长虫道,致使枝条长势减弱,冬后干枯,第二年不能再发芽抽梢。
  由于该虫蛀孔小,为害初期症状不明显,未能引起人们重视,进而造成损失。据调查,受害轻的葡萄园受害枝率在9%左右,严重的达50%以上。受其影响,次年葡萄产量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30%以上。
  防治葡萄双棘长蠹要从管理入手,根据害虫蛀孔口常有新鲜粪屑堆积或有流胶现象发生这一特点,我们建议:第一,在冬剪时,将有上述症状的枝条剪除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源;其次,在次年开春上架捆绑枝蔓时,仔细检查,发现漏剪的被害枝蔓,及时剪除并烧毁;第三,待葡萄长出4一5片叶后,再次检查枝蔓,剪除受害不能发芽的枝条。经过三次认真检查,能够把虫口基数降到最低水平,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一般在5月成虫活动期,结合防治葡萄其他病虫害进行施药防治,把茎秆、枝蔓喷透,触杀害虫。可用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也可用2.0%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喷施。若发现主蔓节部有新鲜的粪便排出,可用注射器从蛀孔射入80%敌敌畏50倍液少许,并用泥封住虫孔,熏杀成虫和幼虫。
  (省植保检疫局水果植保专家、高级农艺师 许渭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