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浙江农能

我省掀起新一轮沼气建设高潮

要围绕责任、进度、质量、安全、效益抓好建设

  •   本报讯 (记者 曹明)近日,我省下达了2009年第二批中央新增农村沼气项目投资计划。这标志着从6月份开始,我省将掀起新一轮沼气建设高潮。
      今年中央下达我省(不含宁波)新增沼气建设资金共5000万元,涉及43个县(市、区),建设户用沼气14387户,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846个,沼气服务网点66个,县级沼气服务站1个,大中型沼气工程40个,其中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38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2个。这是中央支持我省沼气建设资金最多的一年。
      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为此要求全省农能系统围绕“责任、进度、质量、安全、效益”等五个方面,全面抓好今年的沼气建设任务。
    关键词一:责任
      今年新增农村沼气建设范围广、项目多、强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我省将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据介绍,户用沼气、沼气服务网点、县级沼气服务站、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建设的法人责任单位是所在县(市、区)农村能源办;规模畜禽养殖场场沼气工程项目的法人责任单位是实施项目的畜牧养殖企业;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项目的责任单位是实施项目的开发公司或经营部。这些项目的管理责任单位则全是所在县(市、区)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省农业厅将与项目县(市、区)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各项目县(市、区)农能办与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所在乡、村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县农村能源主管部门与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形成合力。
    关键词二:进度
      根据统一部署,2009年新增沼气项目必须在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在年底之前完成建设任务;而大中型沼气工程在2010年3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各级农能管理部门将建立旬报制度,按时上报建设进度、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等情况,省农能办将定期公布各地最新进展情况。
    关键词三:质量
      据省农能办介绍,新增沼气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实行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户用沼气池建设、沼气工程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等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招投标;户用沼气项目灶具及配套产品、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灶具等产品执行农业部招投标制度;建设单位与沼气生产工或施工单位要签订施工安装合同,沼气工程(池)建设、管路设备安装、“三改”配套等按照国家颁发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要求进行施工。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必须具有专业的设计机构和建设队伍设计、施工,从事联户沼气和户用沼气池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各项目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地推行农村沼气建设监理制,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沼气工程(池)完工后,将组织专业人员对照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不合格的要及时加以整改,做到建一处,成一处。
      此外,做好资金安全管理也是重要一环,各项目建设单位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对于中央及各级配套资金,建立项目专账、专款专用,做到合法、合规、合理。中央资金和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土建项目、辅助设施建设,形成新的工程量,不得用于项目以外的土地房屋购置、征地等,或偿还其他项目拖欠的工程款;严禁截留挪用、滞留不用或浪费建设资金。同时鼓励农户和业主投资农村沼气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关键词四:安全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后续维护等多方面,技术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省内外都有过因使用、操作不当而引发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
      赵兴泉副厅长要求各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和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加强对正在施工的沼气工程(池)排查,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健全沼气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把沼气工程施工、沼气使用、沼气池出料检修安全关;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沼气安全生产知识,使沼气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沼气用户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关键词五:效益
      沼气建设的目的是建成以后能发挥效益。因此,省农能办要求各级农能部门早培训、快启用、勤服务,在项目建设前扩大培训对象,丰富培训内容,提高沼气生产工的建池、施工、安装、启用技术水平,同时要将沼气的日常管理、安全使用、“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和高效的种养业技术传授到农户;当主体完工后,“一池三改“、三沼综合利用设施等要启用快,不能主体工程完成了,三沼综合利用没配套,从而使沼气项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此外,要加强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县、乡农村能源服务网络,支持创办各类沼气设备经营、沼气工程养护和技术服务等企业,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管理机制。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后续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农村能源工程安全生产和长期高效。
      此外,要充分发挥沼气一池多功能的作用,把农村沼气建设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拓宽利用领域,拉长沼气技术的功能链,主动适应养殖业由分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积极推广秸秆沼气,不断拓展农村沼气建设新领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