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户籍改革不应有方向性错误

  ——《羊城晚报》日前发表署名许斌的文章指出,任何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户籍制度改革,必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覆盖与财富二次分配的改革,其特点是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增加投入,承担责任,实现不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标准之间的无缝对接。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等地试行的使居住证与社会保障、就业、居住、子女就读、计划生育等挂钩,让持证者享受一定的当地市民待遇和优惠政策的做法,其思维理念、路径设计值得期待。
  而类似于华东某市规定的持有居住证满7年,并符合稳定居住就业、参加社保、依法纳税、诚信记录等一系列条件,可申请入该市籍的户籍制度,其弊端在于坚持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标准就是不应该一体化,坚持歧视与二元化,其制度核心是入籍者要为当地公共财政做贡献、防止能够为公共财政做大贡献者逃离,而不是为了公共财政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以逐步实现全保障,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不是为了更多更好地扶助草根市民。此为户籍改革的方向性错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