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将于近期修改完善后下发的《北京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办法》规定,没有北京户籍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可申请公共租赁房。笔者认为,加大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以公共管理推进公共服务,这既是政府在对待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上的理性转身,更传递了一种可贵的公共善治理念。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各阶层和成员间的公平与平等所必需的手段。尽管外来务工人员来自农村或者其他地区,但他们同样在为所在城市的发展作贡献,同样是当地财政的纳税人,没有什么理由不让他们享受同等权利。进一步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将自由迁徙视为公民的一项正当权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城市也需要农民工等“新市民”,这些人的生活也是城市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住房问题城市理应承担一部分责任。
(摘自《中国青年报》 沈峰/文2009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