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周刊

马铃薯与爱尔兰大饥馑

——农作物单一种植引起的灾难

  1845-1846年,爱尔兰境内大面积暴发马铃薯晚疫病。四分之三的马铃薯被摧毁,对于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人而言,灾难已经降临了。
  导致马铃薯腐烂的霜霉病来源于一种被称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真菌,这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育,靠风或水携带自己的孢子来繁殖。1845年夏天,爱尔兰多雨阴霾的气候特别有利于这种真菌的发育。在几周的时间内,这种凶猛的真菌靠着风的传播,席卷了这个大陆。这场被称为“爱尔兰大饥馑”的灾难最终导致100多万人饿死,150余万人移民美国。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人口流动之一,也是使爱尔兰问题成为国际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导致爱尔兰出现这场灾难的原因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爱尔兰人对马铃薯的严重依赖。
  当马铃薯于16世纪末首次到达欧洲时,它要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是不太容易的。绝大部分欧洲文化对马铃薯仍持一种不友好的态度。但是爱尔兰却偏偏是个例外,马铃薯非常合乎爱尔兰人的口味。如同后来的历史所证明的那样,爱尔兰的文化、政治和生物环境对于这种新植物都是再适宜不过的了。谷类植物在这个岛上长得不好,而小麦几乎不能生长。资料表明,爱尔兰北部六郡在当时共有土地350万英亩,英国新教徒就占去了其中的300万英亩,余下部分才归爱尔兰天主教徒所有。到1703年,爱尔兰天主教徒占有土地的比率下降到整个爱尔兰的13%。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尔兰农民必须依靠余下的贫瘠土地维持生计,正是马铃薯的引进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作物使得爱尔兰人能够从英国殖民者不屑于经营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
  爱尔兰人很快就发现马铃薯的优点,几英亩贫瘠的土地就能生产出足够的马铃薯来养活一大家人和这一家的牲畜。爱尔兰人还发现,他们可以用最少的劳力和工具在人们所称的“懒床”里来种植这些马铃薯。既不要耕地,也不要田垄,这在英国人眼中是一种可诅咒的缺点。
  总之,马铃薯的引进为爱尔兰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使他们可以在英国人所控制的经济圈子之外来养活他们自己了。马铃薯所具有的这些超过其他粮食的优点最终征服了整个爱尔兰岛。到19世纪初期,马铃薯几乎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食物。
  关于爱尔兰人和马铃薯的关系,英国人主要有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马铃薯让爱尔兰人可以自给自足,减轻了帝国的负担;而另外一些人看到的则是爱尔兰人对马铃薯的依赖。英国当时的著名记者卡比特认为马铃薯的确是养活了爱尔兰人,但它也使他们贫困,因为它使得这个国家的人口迅速上升。甚至有社会学家指出高产的马铃薯使得爱尔兰年轻人结婚更早、家庭规模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工资也就随之降低了。马铃薯的慷慨正是它的可诅咒之处。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从更高的理论层面阐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马铃薯体系”的危险就在于它解开了使人口得到控制的经济约束。
  19世纪的爱尔兰人主要种植马铃薯,这毫无疑问是人们有史以来尝试过的最大规模单一栽培,其灾难性的后果也有力地证明了单一栽培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但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爱尔兰的大饥馑并非是马铃薯造成的,甚至也不是马铃薯的单一种植导致的,而是因为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依靠自己的智慧对物种进行过多的选择,从而导致了人类对植物的依赖,而一旦这种农作物遭到毁坏,人类的灾难也往往随之而来。
  (摘自《读书》许彩丽/文2009年6月)
纪 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