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茹)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远洋渔业紧紧抓住远洋捕捞这一核心产业,以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效益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宣传水平和提高政策水平为五大抓手,力推远洋产业发展。今年,我省将优先扶持8艘经济型鱿钓船和1艘专业鱿钓船的建造。这是记者日前从全省远洋渔业座谈会上了解到了。
我省一直十分重视发展远洋渔业,将其确定为战略性产业,“十一五”期间,我省每年有1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该产业。去年,省级专项扶持远洋渔船新建、改造达64艘,组织了5个区域的生产性探捕,建设了3个国外远洋渔业基地,开展了6000人次的法规和专业技术培训,极大地推进了我省远洋渔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省远洋渔船的老旧状况没有根本转变,全省300多艘渔船有一半以上船龄偏高,船况不佳,生产能力偏弱。下一步,我省将以加快远洋渔船更新为重点,扭转我省远洋渔船的旧老局面,切实提高产业拓展能力、竞争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2009年计划优先扶持8艘经济型鱿钓船和1艘专业鱿钓船的建造,新建8艘常温金枪鱼生产船的计划也已上报农业部。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一支装备程度高、综合能力强、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
远洋渔业要取得高效益,客观上要求形成产、供、加、销、贸、修、运系列产业链。如省远洋集团建设了国内外鱿鱼、金枪鱼冷藏加工基地,加工产品直销欧美、日本市场,效益十分明显;舟山海利公司开展海上鱿鱼熟片、干品加工,节省了运费,延长了生产时间;舟山震洋公司建立金枪鱼围网产品贮运基地,不仅从贮运产品中获得了利润,更掌握了金枪鱼围网产品的源头。作为第二大抓手,我省今后将着力扶持企业完善配套生产,继续培育产业链。鼓励各远洋企业从冷藏、运输等方面入手,逐步从单纯捕捞向销售、养殖、加工、修造等方面深化,提高生产配套程度,拉长产业链,增加效益。
针对目前我省远洋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散、乱状况,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省海洋与渔业部门要求各远洋企业既要建立项目申报、报告、渔船、鱼货、船员管理等日常性的制度;更要特别重视安全生产、涉外防范和渔民培训等方面的制度,不仅要全面建立,更要程序化地、日常性地把制度的规定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功能,营造良好的行业自律风气,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远洋渔业一直是政策扶持的主要产业之一。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自捕鱼回运免税政策、专项资金补助政策等都是为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而设立的。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对该产业和产品的宣传;并进一步注重和加强对该产业的情况调查和政策研究,更好地发挥政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