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周刊

一个90后少年的传销江湖

  他是一位90后少年,在一个“集体”中过着小皇帝一样的生活。
  他一进屋,所有成员必争先恐后地拥上去,满脸堆笑,点头哈腰,伸出双手紧握致意,并直呼“领导,领导”。他喜欢挺直腰板,坐在一张矮桌后面跟人谈话。说话间,手指轻弹桌面,就有三两名成员起身,奔去寻找专属腰包,并翻出香烟,恭恭敬敬地递上,没抢到包的人,表情悻悻。
  他叫刘明,生于1990年,四川南充人,计算机专业中专肄业。在一个以70后、80后为主体,还有多位中老年人构成的传销组织里,他是头目。来自北京的IT白领缪南就是被他和手下非法拘禁了55个小时。
  近日,记者以找网友介绍工作为名,到陕西西安雁塔区田家湾地区,在错综复杂的城中村寻找了3个小时后,终于找到隐藏在民居深处的这帮特殊人群,见识了他们与世隔绝、等级森严的传销生活。
火车艳遇,误入传销
  今年清明节,就职于北京海淀一家网络公司的缪南回家探亲。在火车上结识了一个去西安投奔亲戚的女孩。“我们拉拉杂杂聊了7-8个小时,越聊越投机,下车时,还有些恋恋不舍。”回北京后,缪南与女孩杨霞一直短信往来。五月的一个周末,杨霞邀请他去西安见面,缪南欣然应允。“到达目的地后,杨霞把我带到城乡结合部的一处农民自建房。来到二楼,发现明明说好没人的房间里,居然坐着四个男的。”缪南说,其中一名姓柏的青年开始畅谈改革开放以来最赚钱的几大行业,称上世纪90年代起,证券、期货、保险、地产、广告等行业迅速发展,现在这些行业,也就是以人际关系网为依托的营销还没有成熟云云。
  听到这里,缪南心中一紧:怕是遇到传销了。赶忙起身要走,此时四个青年也早有防范,立马堵住铁门,不让他走,并搜走了他的手机。
  从早上到下午,杨霞一直没露面,四位传销青年,开始轮番给缪南洗脑。毕业于北京某重点大学的缪南自然不会轻易被说服,双方一直僵持着。
  可能是为了不给新来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除了没收手机,他们并没有翻检缪南的背包。缪南便从背包里拿出游戏机跟他们分享,并趁他们放松警惕,掏出一支笔,藏在衣兜里,然后佯装上厕所。他又找到几张别人的名片,写上“我被绑架在2楼,请打110救我,好人一生平安。”用钱包好,丢出窗外。
  大概12点左右,门被打开了,一名警察朝里张望,缪南赶忙扑过去抱住。警察问明情况,把他解救出来。并把几名传销青年一同带回讯问。自此,缪南55个小时的梦魇之旅结束。
记者暗访,政府出击
  据解救缪南的公安机关介绍,查处和打击传销活动由工商部门负责,他们只有解救被害人的权限。在讯问过程中,几位传销参与者均不承认自己受害、被拘禁,故在羁押24小时后,只好将他们放回。
  一周后,在缪南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传销者聚集地。亲身体验了被称为“网络营销”的新型传销活动。
  记者的孤身到来显然让他们备感意外。众人赶忙询问要找的网友姓名和联系方式,在得知只知道一个网名且手机没电之后,多少有些疑惑。记者只好假装要走。两名中层人员手忙脚乱,一边稳住记者,一边致电“领导”请示,得到肯定答复后,不断劝留,并围坐一圈,谈天说地,谈人生、谈社会、谈理想——事后得知,这属于他们的“三谈三不谈。”(不谈公司、制度、产品。)
  90后“领导”匆匆赶来,气派十足,不管男女老少,皆上前排队施礼握手,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领导”发话:“你跟他们很有缘,既然来了,不妨在这里观察几天,了解一下我们的行业,要想找工作,我们也可以帮忙介绍。”并发出邀请,一同上课。
  从做派上看,90后“领导”确有高人一等的气质。他留着毛寸短发,前额较高,头发根根竖起,眼神犀利,很有精神,上身穿V字领彩条T恤,腕上戴有不知名金属表,下身着灰色牛仔裤,脚上稍逊,穿一双山寨版NIKE皮鞋。
  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领导”都不直接参与,常做“莅临指导”和“来去匆匆”状,身后还有一名90后的“非主流”女孩相伴,但并不显得暧昧。“我之所以能够做他们的领导,并没有什么别的优点,只是比他们来得早点,有一天你也会成为领导的。”刘明“谦虚”地说。
  整个组织大约有12人左右,吃住都在那两居室里,虽然生活条件较差,吃的是白水煮萝卜条,却也自得其乐。他们大多来自四川南充,还有部分来自重庆、山西和湖北,皆出自农家,以30岁左右者居多,部分中老年人,是同伙哄骗来的父母、长辈。参与传销前,他们多在珠三角、江浙一带打工多年,对苦累脏乱的打工生活多有厌倦。
  可能是言谈举止不符合他们的身份认同,在经历了洗脑、上课、生活感化后,记者借故欲走,虽有三两人上前阻拦,但“领导”警惕心较高,“算了,让他走吧。”
  第二天早上,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组成联合行动小组,制定行动策略,于中午时分,一举摧毁该传销组织。
  传销变种,组织严密
  调查得知,刘明所“领导”的“网络营销”团队,是某大型传销机构的一个“单元”。由于政府加大对传销组织的打击力度,几百上千人的传销集团不利于隐蔽作业,遂分解成若干个传销“项目组”,“项目组”壮大了,还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团队”。这些“项目组”、“小团队”皆单独居住、活动,相互之间也有往来,但一方受到打击,却不牵连其他同伙。这些小组的“领导”,也都是由上级根据业绩和威望指派的。
  作为“领导”的90后少年刘明,之所以能够掌管一个部门,并过着“人上人”的生活。一方面是在前期,他的“业务”比较突出,不断的诱骗父母、亲朋上当,从中提成、升职,另一方面,是传销活动本身需要制造“领导”幻影,以此吸引传销中人努力往上爬。
  在传销组织的管理序列里,刘明属于C级领导(主任、家长、寝室长),此类C级头目还不是传销的最大受益者,但他们是传销的真正组织者,在传销网头(A、B级)深居幕后遥控指挥下,他们是传销骗术的具体实施者,一旦把他们打掉,整个传销网络就会群龙无首,很快土崩瓦解。
  据了解,目前查处的多个案件中,只有部分青少年上当受骗的案例,却没发现有90后少年能做到“部门头目”的位置。
  (摘自《新周刊》潘滨/文2009年第12期)
大特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