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建设“五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陈国富
  舟山市定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最早成立于1999年7月,发展至今已有44家,其中,种植业32家、畜牧业6家、林业5家、渔业1家,有社员1627个,带动农户1.1万户,有规模基地2.4万亩,年销售农产品1.93万吨,年产值6700.5万元。
  尽管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但普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起点低,规模小,覆盖面不广;二是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三是机制不健全,规范性发展不足;四是合作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五是融资难问题突出,优惠政策落实难到位。
  要解决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着眼于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坚持巩固、提高与继续发展并举,坚持合作制的基本特征,按照合作社“五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建设要求,健全合作社制度,完善运作机制,规范运作行为;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民的新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合作社的层次和质量,丰富合作内容,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跨区域发展;加强财政金融的支持与服务,促进合作社做优做强。(一)完善内部运作机制。引导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及示范章程的要求,建立健全合作社配套制度,规范运作;引导有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二次分配,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入社成员得到更多实惠。与此同时,要引导市场前景看好的专业合作社,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合作社成员的要求,以项目为抓手,开展增资扩股,吸收新成员;引导有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公积金,增强发展后劲。(二)增强竞争优势。围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农业标准化宣传和培训,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提高和稳定农产品品质。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条件,注册商标,改进包装,整合品牌,提高品牌效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价值。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推进同类专业合作社实行跨区域的再联合与再合作,促进其以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质量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获取更大的效益。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信息网页,疏通和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三)坚持发展提高并举。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选择当地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办社的依托,并结合市场导向,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和模式。充分注重生产、贩销大户的参与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以此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量的扩张,做到发展一个规范一个,力争每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片经济、致富一方农民。对部门牵头组建并参与具体经营管理的合作社,在不削弱部门对合作社指导、服务的基础上,明确主体,真正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四)强化协调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导向、财政资金、银行信贷、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组织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专项扶持,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增强合作经营服务能力。要重视和加强农信担保工作,通过农信担保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缓解合作社担保难、贷款难的矛盾。要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增强合作社成员的合作观念、市场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加强典型培养,使各地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作者系舟山定海区农林局副局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