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合作社之家

合作社的底气更足了

  本报记者 曹丽娟 王美华 实习生 陈鎏琰“这下子,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就算走到国外也照样底气十足了,甚至可与当地的联合组织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获得许多先进的技术和信息,还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捍卫自己的合法利益。合作社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家。”近日,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新当选的会长彭友达从副省长茅临生手中接过金光闪闪的牌子时,显得非常激动。
  记者禁不住要问:我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管是数量还是其它,都走在全国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成立合作社联合会?它给合作社到底带来什么样的底气?
合作社需要联合
  省农业厅原厅长赵宗英既是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法人代表,又兼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之职。赵宗英告诉记者,我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在全国走在前列,但总体来说,还处在初创阶段,规模小,自有品牌不多,自我服务能力有限。从合作社的服务、信息交流、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看,都需要合作社通过内在力量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另外,目前困扰合作社发展的一个大难题是资金短缺,联合会可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为农民经营提供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628家,其中3504家被认定为市、县(市、区)级规范化合作社,323家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60.3万个,带动农户370.4万户。“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发现,只靠一个市或一个县(市、区)的合作社联合会,已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更多帮助了。”嘉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莫水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嘉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立后,一方面及时为会员提供政策信息,另一方面也逐步建立起了以供销为目的的信息平台。它虽然统一了整个嘉兴市的专业合作社信息,但在全省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仍存在制约。
  同样,“政府主管部门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这个社团组织成为它的得力助手。”省农业厅经管处副处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秘书长顾剑明说。
  于是,在省农业厅和省民政厅的支持下,由台州、绍兴、嘉兴3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发起倡议,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于今年7月底宣告成立,共有会员62家(名)。
联合的好处很多
  成立合作社联合会到底有什么好处?对此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新任会长、“西瓜大王”彭友达。
  彭友达告诉记者,今年7月20日左右,他应韩国世宾精密株式会社的邀请,前往考察西瓜、甜瓜、蔬菜产销情况。当时,他就想,要是有个合作社联合会就好了,这样双方合作的领域可以更宽广。
  彭友达说,合作社是生产同类农产品人员之间的联合,品种较单一,规模偏小;而联合会可以联合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拥有的农产品品种丰富。另外,在网上销售农产品渐成趋势的今天,对单个合作社而言,网络销售的成本明显偏高。仅建一个网页,就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况且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过了这个季节,网页变得可有可无。联合会则不同,它因拥有的农产品数量多、品种丰富,可把一个网页的功效扩大几倍甚至几十倍。
  成立于2006年的我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温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李云岳说,联合会最大的功能是服务功能和协调功能。他们不但能与政府积极沟通,而且投资74万元,专门成立了个服务中心,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展示展销、会计代理、网上信息发布、培训等服务。
联合会是我们的“娘家人”
  彭友达说:“以前,像我们种养大户到外地发展,经常会碰到头痛的事,譬如,农产品遭不法分子偷盗,土地流转无法顺利解决等。那时,非常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来帮我们说说话。”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可由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出面,与当地政府交涉,再不会显得那么无助了。
  莫水良也说:“一直希望有个组织能够整合我们全省的专业合作社,使我们能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借鉴和改进发展模式。”
  据顾剑明介绍,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在成立之初,就决定通过搭建信息交流、科技服务、展示展销、融资服务、品牌整合和社群沟通等六大平台,使联合会真正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娘家人”。
  据悉,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以协办单位的名义参与农博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好舞台;将以联合会名义,对各成员合作社开展财务、营销等方面的培训。“目前,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工作虽然刚刚展开,但我相信,今后它一定会为我省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顾剑明充满信心地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