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孙红雷的眼泪

  演员孙红雷是个固执的人。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开拍第一个镜头时,导演张艺谋就领教了孙红雷的固执。
  冬天,下着雪,母亲坐在雪地石头上,怀念刚去逝的教师老伴。父亲去逝,远在城市的儿子回家奔丧。孙红雷扮演的就是这个远道回来的儿子。当他看到“妈妈”坐在寒冷的天地间,说“生子,你的父亲没了”时立即大哭起来。
  就在这一哭上,孙红雷和张艺谋较上了劲儿。孙红雷认为,我哭得多好啊,多痛啊,这可不是一般人想哭就能哭成这样的。可张艺谋说,你完全不对了,你就不会表演。孙红雷不服气了,凭什么说我不会表演,一个孩子父亲没了,见到雪地里泣不成声的母亲,不哭还能怎么着?
  张艺谋告诉闷着头准备一条道走到黑的孙红雷。你是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分到城里中学做了老师,你是全村人的骄傲。现在,你父亲没了,你回来了,你看到了母亲在院子里冻着,你是一个男子汉,全村人都在看着你……
  那一刻,孙红雷一下子明白了。父亲没了,他这个做儿子的,还只能伤心吗?他不能。他不能让雪地里悲痛欲绝的母亲再冻坏了。再站到镜头前,孙红雷扮演的生子用他的臂膀揽起母亲,他丝毫不带哭腔地说,妈,天这么冷,咱回家去吧。这件小事影响孙红雷的表演生涯。孙红雷说,一切表演,都要在假定环境里,把表演做到绝对的真实。
  然而,这个事,却给我表演之外的启示,孙红雷的眼泪表达的是孩子对家对父母爱的依恋。张艺谋要求的不哭,却是对家对父母爱的担当。
  当伤痛来时,哭是青涩,不哭是成熟。在伤痛里,人总归需要从青涩到成熟。
(摘自《杂文报》 贺向花/文 2009年8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