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吉尼斯

夺冠的“夏黑”葡萄卖疯了

浙江农业吉尼斯成了致富品种的风向标

  •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晓渝)“自从在全省葡萄擂台赛上荣获冠军后,我们的‘夏黑’葡萄非常好卖,到上月底全卖完了,而往年一般要到9月15日才扫尾。”日前,长兴水晶玉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李青松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特地给浙江农业吉尼斯办公室来电报喜。其实,“夏黑”葡萄走俏还得归功于浙江农业吉尼斯这块招牌。在浙江农业吉尼斯最甜葡萄擂台赛上,“夏黑”葡萄连续三度折桂,从而声名鹊起。
    农业吉尼斯成了农产品销售的金字招牌
      今年8月,在湖州举行的浙江农业吉尼斯葡萄擂台塞上,长兴水晶玉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夏黑”葡萄,守擂成功,再次戴上了“浙江省最甜葡萄”桂冠。夺冠后,“夏黑”葡萄名气大增,市场销势一路看涨。据李青松介绍,“夏黑”葡萄售价每公斤一般在14元左右,获得“浙江省最甜葡萄”称号后,一下子涨到了20元,而且日销量比原来增加了两成。原先葡萄的销售范围基本上以长兴县为主,如今则扩展到了湖州、嘉兴等地,甚至更远。许多市民慕名而来,特地驱车赶到长兴水晶玉葡萄专业合作社购买“冠军”葡萄。
      不仅如此,“夏黑”葡萄的火爆也让其他农产品沾光,促进了销售。今年,长兴水晶玉葡萄专业合作社种有1100多亩葡萄,去年仅销了200多吨,今年猛增三倍,至今销了600吨。“明年的影响力将更大,效益会更好,信心会更足。”李青松喜滋滋地说。
    发展精品水果效益高
      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省葡萄的平均亩效益在8000元左右,有些优良品种的产值可超过1万元,如长兴县葡萄种植户李新如种植的“有机葡萄”,每亩收入超过2万元。这种葡萄采用浙大与日本冈山大学研制的钢管大棚和滴管技术生产出来的,品质优越,市场售价高。“走精品路线,发展精品水果是我省水果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浙大教授陈力耕介绍,要生产精品水果,获得高收益,首先要选用优质品种,如夏黑等欧亚品种。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这些品种比欧美葡萄质量稳定,风味好。其次,要科学种植,采用大棚栽培等方式,可较好地控制水果的水分含量,从而提高水果的糖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