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道德法制

退而不休 余热育人

退休教师徐德林 免费授艺廿八年

  奉化溪口镇康岭村89岁的老人徐德林,28年前退休后回到村里,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免费办起了“私塾”,教村里的孩子学书画,这一办就坚持到现在。在第2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探访了老人。
  来到徐德林的家里,一进屋,映入眼帘的是,窄窄的通道墙上、客厅里挂满了装裱好的字画。老人说,这些字画是他800多个学生中的一小部分作品。
办免费“私塾”,教孩子书画
  1981年,在溪口亭下湖中学当美术教师的徐德林,退休后回到了老家康岭村,一个人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老人总觉得该干点什么,渐渐有了教村里的孩子学书画的想法。说干就干,一个因陋就简的免费"私塾"就在他自己的住处开张了,村里的孩子想来就来,什么时候来,他都亲自教。
  一些顽皮的小男孩,为了躲避父母的看管,到徐爷爷家里画画既好玩还有点心糖果吃,一放学就跑到徐德林家里,而徐德林待他们就像待自己的孙辈一样。看着孩子们画画、写字,徐德林心里特别高兴。
  寒暑假时,徐德林干脆就在家里办起免费书画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不仅授课不收钱,而且笔墨纸砚、颜料油彩全部免费供应。学生的书画作品,也由他出钱拿去装裱。学生家里路远的,他还提供食宿;家里经济有困难的,老人还常常塞给他们一点车费和生活补贴。
  徐德林的免费培训班传开了,附近村庄的孩子一下子来了30多个,家里只有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无法安排,老人就把教室搬到邻村的一位学生家。从此,他风雨无阻,骑着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天天往返。村里看他辛苦,就腾出一间房给他用。就这样,免费“私塾”28年来,从没间断过,一直到现在。
  退休金4000多元,家里却很简陋
  徐德林每月的退休金有4000多元,这在当地农村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老人的生活十分简朴,家里也十分简陋。房子破旧不堪不说,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衣橱和床都是上辈留下的,有百多年的历史了。仅有的几件家电,一台14寸电视机,一台用了20多年的台式电扇和两只冰箱。日常穿着的衣服,没有一套象样点的,即使出门做客,也是一身几近退色的旧衣。有人劝他说,介大年纪,办培训班,把钱都花光了不说,还要向人借,何苦啊?听到这些,老人总是平静地回答,我这么大年纪了,要钱干嘛,钱本来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它用到该用的地方就行了。不管谁的劝,老人都这么说,即使向人家借钱救急也如此。
  当地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么多年来,老人把省下来的钱全花在学生身上了,连自己生病也拿不出钱来。2006年8月,徐德林要做手术,拿不出3000多元钱的手术费,最后不得不向别人借。患白内瘴多年,也舍不得花钱动手术,直到今年3月,视力模糊影响上课了,才去做了摘除手术。
  老人说,早几年村和镇里就让他住到敬老院去,象其他孤寡老人那样有人照顾。他也答应了,但就是舍不得这些孩子。他把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看成一种特殊而温暖的“亲情”。 (陈洪标)
(谨以此文祝贺第25个教师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