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周刊

养生不宜盲从民谚

  人们对秋季的养生十分关注,因此也留下不少民谚、民俗,殊不知,这些俗理都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照搬照套。
  心脑血管病患者
  不宜民谚:贴秋膘
“贴秋膘”这个传统适用于过去匮乏的食物条件,现在生活中食物种类多,人们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并不低,没有“贴秋膘”的必要了。而且,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更不宜“贴秋膘”。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从而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因此,心脑血管患者秋季也不宜晨练,要锻炼最好在晚餐之后。
  胃肠道疾病患者
  不宜民谚:春捂秋冻
“秋冻”可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过渡到秋凉,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但盲目推崇“秋冻”则会危害健康,引发胃肠道疾病。
  首先,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须尤其小心腹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或加重胃病。
  其次,要调节饮食,可以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吃辛辣,防止其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摘自《北京晚报》 王晶/文2009年9月1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