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适宜温湿度。奶牛耐寒不耐热,但冷要有一定限度,一般奶牛适宜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适宜温度为16-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4℃时产奶量减少,气温降到7℃以下后奶的产量和质量都呈下降趋势;犊牛在20℃左右时生长速度最快。在冬季,牛舍温度应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保持通风良好,但要避免贼风。
2.饮水温度要适宜。
泌乳奶牛:泌乳奶牛饮冷水会消耗身体热能,影响产奶。冬季泌乳奶牛饮水温度应维持在9-15℃,并充足供应。
犊牛:犊牛体温比成年牛高,所以饮水温度也应比成年牛高,一般以35-38℃为宜。犊牛人工哺乳时,也应在加热消毒之后冷却至35-37℃时喂给,偏高或偏低都有不良影响。
3.饲料应多样化。进入冬季后,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力求多样化。在精饲料方面,蛋白质饲料不变,玉米供给量要增加20-50%,以增加能量饲料的比重;在0-15℃的气温条件下,应依据不同的气温环境、奶牛体重,增加基础能量12-27%,每天给奶牛饲喂一次热玉米粥汤,效果很好。在粗饲料方面,最好饲喂青贮、微贮饲料或啤酒糟等,以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绿多汁饲料。
4.抓好配种和犊牛饲养。奶牛通常是“夏配春生,冬配秋生”。奶牛养殖户应抓住冬季大好时机,做好奶牛配种,提高受胎率,为新生犊牛顺利降生和健康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幼龄犊牛体质弱,对外界病原菌抵抗力差,极易患病,要采取措施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出生时脐带碘酒消毒,及时吃到足量初乳,定时定量定温饲喂,坚持用具和牛栏消毒,勤换新鲜干净垫草,实行单栏单犊饲养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爱护好奶牛身体。在寒冷、多风和潮湿的冬季,保持奶牛乳头皮肤状况良好是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天冷时,对干燥的奶牛乳头可涂擦润肤剂,挤奶后湿的乳房乳头要及时擦干,水肿或损伤的乳房乳头应挂带棉乳罩加以保护。刷拭牛体不仅可使奶牛保持体表清洁,而且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调节体温和增强抗病能力。因此,每天应早晚两次刷拭,每次3-6分钟,周密刷拭全身各部位,不可疏漏。
(省畜牧兽医局 周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