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洋种子进中国是福是祸

  “我们这里种蔬菜,一个镇就种一个品种。蔬菜播种面积高达80万亩,拥有蔬菜大棚40万个。”信俊仁,这位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农业局的执法大队大队长,带着记者看菜地的表情活像一个农场主,寿光种子年交易量8000多吨,经营额近5亿元。虽然洋种子占整个寿光种子需求量的60%左右,但信俊仁对中国种业“面临灭顶之灾”的说法不以为然。
寿光:买世界、卖全国
  据介绍,寿光人真正把蔬菜当产业发展始于20年前。“当时我们有个村支部书记叫王乐义,从外面聘请了一个师傅来种温室蔬菜。”信俊仁说,1998年10月,瑞士先正达海外公司与寿光市先农技术服务公司设立了中外合作企业寿光先正达种子公司。寿光由此拉开种业对外开放的大幕。
  如今寿光市具有种子经营资格的经营户达300多家,种苗生产企业20多家。继先正达之后,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海泽拉、纽内姆、安莎等种业巨头也在寿光积极布局,寿光已成为全国的蔬菜种子集散中心。企业经营的蔬菜种子不仅针对寿光农民,而是“买世界、卖全国”,经营品种达1200个以上,从事生产经营人员达5000多人。
洋种子进中国是福是祸
  2008年,中国进口农作物种子1000万公斤,其中蔬菜种子就占700万公斤。伴随着种子进入中国的是外资种子企业。如今进入中国的外资种子企业有74家,世界前20强都进来了。根据我国法律,外资种子企业在中国经营种子业务必须成立合资公司,如果经营大田作物,外资不得控股。
  如果说率先进入寿光的先正达在蔬菜、农化、农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话,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则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同行难以撼动的地位。孟山都大中国区企业事务部高级总监孙晴介绍,自1996年孟山都将第一代保铃棉技术引入中国后,孟山都目前在中国经营的业务包括:杂交玉米种子、抗虫棉及抗虫棉杂交种子、蔬菜种子(杂交)和农化产品。其中,杂交玉米种子、抗虫棉及抗虫棉杂交种子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蔬菜中市场份额最高的菠菜也只占不到5%。
  美国杜邦集团先锋公司进入中国比孟山都晚两年,在中国只经营玉米种子业务。先锋公司中国区总裁刘石透露,先锋目前在中国生产和销售7个品种的玉米种子。按播种面积算,市场占有率估计在全国接近6%。
  记者发现,持外资威胁论者的论点基于一个假设: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如果中国农民大面积使用洋种子,一旦中国与外资企业总部所在国关系发生变化,洋种子一断供,中国怎么办?“为了不受控制,搞小农经济,那么就没办法发展,在世界上也没法竞争,自然而然就被别的国家所控制。为什么不想发展强大了以后反控制别人呢?”刘石说。
中国种业怎么办
  在刘石看来,中国种子企业与外资企业比,最大的差距体现在没有建立从育种到生产、销售、服务一整套产业体系。中国种子产业要发展,必须实现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
  “现代化就是要从各个环节都提升水平。中国现在是研发归研发、生产归生产、销售归销售,没有服务。这四个要打通必须是以公司为主体进行组织,否则大家就只能是赚笔钱就跑。”刘石说。
  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做的是进行产业政策引导,建立统一审定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扶持品质好、质量高的品种和产品,淘汰没有推广价值的品种和产品,而不仅仅是补贴。此外,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像种业这么弱势的行业,政府应该考虑对其免税,或者规定免税额必须投入研发。”中国种子贸易协会副理事长张孟玉建议。
(摘自《中国改革》萧三匝/文 2009年10月1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