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莫让新农村出现文化断层

  笔者最近到“长三角”乡村调研时了解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化和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给农村经济本有的传统精神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农村传统文化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一方面,农村文化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虽然建得较好,但没有一个常态的机制来保障村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积淀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民间美术等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但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生活在新农村的村民已经不再和土地有直接的联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土地的互动已经断裂,而这种由千百年来与土地紧密联系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民间文化、习俗等将得不到有效的传承。新的文化没有建设起来,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转型中的农村会出现文化断层。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要在政策上扶持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向文化消费的主体角色的转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审美价值,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景乃权 姚国锋/文 2010年1月2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