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胜)日前,据省农能办介绍,截至今年3月12日,我省去年新增的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总体已完成计划任务的90%以上,其中已建户用沼气池13927户,占计划任务的96.8%;已建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821个,占计划任务97%;完成沼气服务网点建设63个,占计划任务的94%;大中型沼气工程已全部开工,目前正加快实施进度。据悉,全省已投资达1.6亿余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2%。其中,中央投资5000万元,占计划的100%;地方配套2323万元,占计划的56.4%;农民自筹8766万元,占计划的104%。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有新规
本报讯 (通讯员 杨胜)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上月起已开始实施。
据了解,该政策鼓励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从源头控制农村生活空气污染。同时,要求推进农村生活节能,鼓励采用省柴节能炉灶,逐步淘汰传统炉灶,推广使用改良柴灶、改良炕连灶等高效低污染炉灶。在沼气池推广较好的地区,要求已建成的沼气池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和利用相结合,采用污水、粪便和垃圾厌氧发酵,走沼气能源利用和沼液、沼渣农业利用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技术路线。
文成加大沼气工程补助力度
本报讯 (通讯员 叶茂良)日前,文成县拨出巨资,着手整治畜禽养殖场污染。该县制定了畜禽污染整治方案,对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的目标与任务、循环利用模式、治理配套政策、资金补助、制度建设等作了详细规定。
整治方案规定,列入中央沼气建设项目的养殖场,按每户800元(以实际供气户数为准)标准予以补助;未列入中央、省、市畜禽排泄物治理沼气工程补助范围的,按上级规定标准予以补助;对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县级沼气服务站,用于购置机械设备的,按实际购置额的75%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沼气池清池、出料的费用,按每立方米15元标准补助,初次出渣费全部由县里承担;新建的乡沼气服务网点,给予一次性补助2.5万元,经营初期亏损的沼气服务站每年给予适当补助;对2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已建沼气池、氧化塘等配套设施,并实施“三沼”综合利用的,经验收合格后,每场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
兰溪要对600家养殖场开展沼气治污
本报讯 (通讯员 黄雪根)今年兰溪市将治理619家常年存栏生猪百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同往年相比,今年治污任务量大面广,采用沼气治污的任务更重。
据悉,今年兰溪市有619家百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列入省811环境整治行动中。为确保治污工程质量,日前兰溪市农能办对所有参与治污沼气池施工的施工员进行技术培训,详细讲解养殖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工程等装置建设的技术要点、难点。
常山探索农村治污新模式
本报讯 (通讯员 吴金荣)去年,常山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村采取户用沼气建设与“一池三改”技术、分户式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实施农村沼气和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显著。这为常山县开展农村污水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摸索出了一种新模式。
据介绍,该模式的要点在于,对不同的农户采用不同的治污模式,对愿意建沼气池并有场地的农户采取沼气治污,同时进行“一池三改”;对无场地或农户不愿意建沼气池的,就采取分户式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来治理生活污水。如该县的东案乡马初村根据农户居住分散、村经济薄弱的特点,采用这种模式治理生活污水,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提高了户用沼气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