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农能

农家能源循环利用,省钱又环保

配套设施怎么建?教你一套简便的方法

  农村家庭能源生态模式是指以户为单元,利用山地、大田、庭院等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的生态工程,并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构成“能源生态工程模式”,俗称“猪—沼—果”模式。
  水果的种植面积、畜禽的养殖规模应与沼气池容积合理结合,以果园、生猪为例,一般如有一个6—8立方米的猪舍,常年养猪4—6头,水果种植面积0.27公顷的,需建一个8立方米容积的户用沼气池。
1.沼气池的设计与施工
  选用国家统一的标准沼气池型,并做到与猪舍、厕所三结合。沼气池离厨房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建池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沼气池池型可选用上流式浮罩沼气池。以1立方米沼气池池容每天进料量为标准,根据人、畜粪便每天的排放量来确定沼气池的建造容积,也可建多个沼气池并联。
2.猪舍的设计与施工
  一般选择不积水、向阳、水源充足的缓坡地建猪舍。猪舍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偏东12度左右。南向猪舍间的距离一般为猪舍屋檐高的3倍,其它方位的猪舍间距为屋檐高的3—5倍。猪舍基础墙为24厘米、墙厚18厘米,猪舍墙高230厘米、活动场墙110厘米。猪床地面用混凝土浇筑,水泥砂浆抹平,地势高出沼气池水平面10厘米以上,并向沼气池进料口坡度呈5度倾斜。前墙一侧设置一个宽度为60厘米,高度为90—120厘米的猪门,向内侧开放。猪舍前后墙中央各装一个宽120厘米、高100厘米、距地面90—100厘米的通风窗。按每头成年猪1.2平方米的标准,在猪舍前方建运动场,地面采用混凝土浇筑,水泥砂浆抹平。大中型养猪场猪舍可呈双排设置,中间过道宽150—190厘米,地面中间高、两侧低。猪舍外围建排粪和污水沟道,沟宽15厘米、深10厘米,沟底呈半圆形,向沼气池方向成2—3度的坡度倾斜。
3.厕所的设计与施工
  厕所应紧靠沼气池进料口或者利用进料口设置,蹲位地面应高于沼气池水平面30—40厘米以上。蹲位面积一般为1.5—2平方米,用马赛克或釉面砖贴面。蹲位粪槽或大便器应尽量靠近沼气池进料口和水压酸化池,粪槽用瓷砖贴面,坡度大于60度,回流冲刷管安装位置要合理。
4.果园的设计与施工
  选择果树优良品种,适地适栽,营造防护林,建立生态果园。在红壤丘陵地区或山地建园,应选择坡度25度以下的缓坡或坡地。在河滩地、平地建园,地下水位应低于1米以上,否则,应作深沟高畦。常绿果树应尽量选择坐北朝南,西北东三面环山,南面开口,冷空气能自行排出的地形兴建果园。根据果园管理要求,在果园内设置主道、干道、直道。主道宽2.5—3米,干道宽2.5—3米、支道宽1—1.5米。1亩以下的果园可以不设置主道和干道。坡地建果园要在山顶设立贮水池,其大小以确保果园旱季灌溉为准,并设置排蓄水沟、纵沟和梯台背沟,三种沟相互连通。沟的大小根据排灌要求确定,一般排蓄沟沟面宽1米、沟底宽0.8米、沟深0.8米,每隔10米左右留一地埂,比沟面低20厘米左右,纵沟宽为4米、深0.2米,梯带间纵沟呈“L”型错位设置,背沟深0.2米、宽0.3米,每隔3—5米挖一淤沙坑。果树栽种前挖定植沟或栽植穴,并分层填埋有机肥和沼肥作基肥。然后根据果树特性、地势、土质和栽植水平等因素,确定苗木栽植密度。
(张邦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