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茬口。3—4月种植贡菊,10月下旬至11月采花;3月下旬—5月中下旬套种春玉米,7—8月收获。
合理密植。玉米实行宽行种植,规格为(80—85)厘米×(24—26)厘米,种植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贡菊在玉米宽行间双行套种,株距30厘米,种植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
贡菊摘顶分枝。整个生长季节进行3次。第1次苗高30厘米,移栽时进行,以后每隔15天进行一次,促进枝条分化。
科学施肥。在玉米收获前,按常规用量施肥。具体施用方法:玉米——施足基肥,亩施农家有机肥10担或复合肥1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苗肥,第一次在3—4叶期施复合肥15公斤,第二次在6—7叶期施尿素5公斤;攻蒲肥,喇叭口期施碳铵50公斤和氯化钾7.5公斤。贡菊——与玉米共生期不额外施肥,玉米7月份收获后,8月底至9月上旬增施磷、钾肥(亩施100—150公斤,可配施0.5%的尿素),促进花芽分化;10月份施孕蕾肥硫酸钾复合肥15—20公斤,花蕾形成后还可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或天缘液肥进行叶面喷肥。
病虫害综合防治。苗期至抽雄吐丝期用代森锰锌防治玉米大小叶斑病1—3次;粉锈宁防治玉米锈病1—3次。贡菊苗期用甲霜灵防治霜霉病、吡虫啉防治蚜虫、百菌清防治白绢病;9月上旬用多菌灵、代森锰锌防治斑枯病。
注意事项。贡菊种植忌连作栽培;开花期禁用农药;严禁使用违规药剂。
(何建红)
链接:此模式2009年在建德市威坪镇和王阜乡推广6000亩,结果显示,“春玉米—贡菊”比原有模式“小麦(油菜)—春玉米秋大豆(甘薯)”亩增产值3434.5元。在春玉米收获前,贡菊和春玉米同时生产管理,可减少劳力成本和肥料成本,亩节约成本350元。
此模式下,贡菊亩产干花75公斤,按55元/公斤计,亩产值4125元,除去亩成本1280元,亩净收入2845元。春玉米亩产350公斤,按1.8元/公斤,亩产值630元,除去亩成本282.8元,亩净产值347.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