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农作

淳安

这样做大贡菊产业

  刚刚把贡菊苗种下去,淳安县威坪镇合富村的村民又开始忙开了。因为这段时间雨水多,担心积水会影响幼苗扎根,村民们忙着清沟排水。威坪镇合富村是淳安县的贡菊主产地,2007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贡菊,村民们已经尝到了种菊的甜头。2009年,全村种植贡菊55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总产量约50吨,总产值45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56.5%,单种植贡菊一项人均收入44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9%。
  据了解,淳安县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农民种植贡菊,但数量不多,零星分散,生产水平低下。2007年开始,该县在威坪镇和王阜乡大面积发展贡菊种植。2009年全县种植贡菊1万亩,产值近5000万元。通过标准化推动、项目示范带动和高效模式创新,贡菊种植成了淳安农民增收的一个朝阳产业。
推行标准
  为了充分挖掘贡菊产业的特色优势,2007年,淳安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提升贡菊品质和提高贡菊产量为两大抓手,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到2009年 ,全县标准化种植贡菊6000亩,占总面积的60%,亩产量达到70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干花)65公斤增5公斤,增幅7.7%,按每公斤80元计,亩增收400元,共增收240万元。
运筹市场
“酒香还需勤吆喝”。淳安县在抓好贡菊生产的同时,积极拓宽和延伸产业服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产品贮藏保鲜库,由合作社收购农户产品,采取错时销售,规避市场风险,并实行两次返利,提高农民种菊效益。
示范推广
  2009年,淳安县还实施了山地贡菊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实施面积3500亩,总产量302.5吨,总产值2709万元,亩产值7740元,亩产(干花)86公斤,比全县亩增产21公斤,亩增收1890元,总增收661.5万元。据调查,开展防虫网试验的农户,种植面积0.55亩,亩产155公斤,亩产值达13950元,是本村历年种植贡菊产值之最。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农业部门积极开展贡菊种植技术的研究与高效优质集成技术的推广。通过抓点作样,加快新技术示范推广;通过培训,形成一批高素质、创新能力较强的农村科技人员。
创新技术
  为解决贡菊连作障碍,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农药化肥用量,节约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淳安县农业部门在贡菊核心基地运用“庄伯伯”土壤调节剂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000亩,采取了杀虫灯、性诱剂、色板等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吡虫灵、多菌灵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在核心基地开展统防统治服务,提高工效和防治效果。
  针对人多地少的现状,淳安县农业部门推广药粮(贡菊—玉米、前胡—玉米)、经济幼林套种(山核桃幼林套种前胡、覆盘子)、桑园套种中药材(桑园套种前胡)及粮药轮作(薄荷—水稻、西红花—水稻)等多种种植模式,提高单位复种指数,实现粮药双丰收,农民增产致富。
(淳 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