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台湾农村的“植物工厂”

  林荣灿经营着3公顷“植物工厂”。每天,红色的西红柿从不同的“车间”出来,送往餐馆和超市。“工厂”的员工,坐在房间里,按动机器按钮就可以解决水、肥等问题。这是台湾现代精致农业的一个侧面。
  林荣灿的“植物工厂”位于台中县后里乡。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但人均耕作土地仅2000平方米。经营规模小导致生产成本高,农业不朝高精尖发展没有出路。
  这座“植物工厂”共有7个车间(大棚),5米净高的大棚除了顶棚上的网为防虫防鸟外,还有两层可控屋顶。黑色的一层是预防强烈的日晒,而雨棚会在下雨和晚上关上。“植物工厂”要格外注意光照和红外线、紫外线,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所有的西红柿都不是种在地上,而是种在悬空的盆(或者沙袋)里。一根细细的管子,插入每一株植物,西红柿的养分和水分,就是通过这种“打点滴”的办法获得。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经过近20年,精致农业在全岛开花。从今年开始的4年内,台湾当局将投入经费242亿元新台币发展精致农业,预计到2012年精致农业产值将增加到1349亿元新台币。
(据新华网 向建国 施春/文 2010年6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