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桐乡农民种粮装备更新快

大中型拖拉机唱主角

  近期,桐乡市农机推广站热线咨询电话响个不停,许多农户来电表示想添置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让该站技术人员作个参谋,看购买哪种更为实用划算。在不久前的晚稻水田耕整阶段,大中型拖拉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更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
  桐乡市的机械化耕整地技术的推广应用始于上世纪60年代,在2000年以前,主要是以手扶拖拉机的旋耕为主,其中有一半以上使用期已经超过了20年,机具老化现象严重,作业效率低。近年来,该市开始逐渐进行相关农机的更新换代。
  据该市农机技术人员介绍,2004年以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桐乡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发展迅速,平均每年新增50马力以上拖拉机40台左右,到目前为止,全市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14台,配套农具370多台。
  目前,手扶拖拉机已经淡出桐乡农业生产舞台。在农田翻耕时节,随处可见大中型拖拉机忙碌的身影。在该市洲泉镇、屠甸镇和河山镇等地,采用大中型拖拉机耕田已经十分普及,如屠甸镇的石泾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拥有5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21台,全镇今年2万亩晚稻的机耕绝大部分都由大中型拖拉机来完成。
  洲泉镇青石村农机手王建学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开手扶拖拉机全身上下都是泥,效率比较低。改用大中型拖拉机后,耕地效率提高了4倍至5倍,而且耕出的土松软深入,适合规模化种粮。”“目前,桐乡市耕整地机械化率明显提高,水稻的机耕率已达到100%,机械化耕整旱地面积也逐年上升,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的机耕面积占到了90%以上。”该市农机推广站副站长徐东海说。 (李晟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