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聂 黄庆山)住空调房、输营养液、淋温水澡、听音乐会……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如此惬意的生活恐怕谁都向往。东阳市花园村就有这么一个处所,但在这里享受“小资”生活的却是黄瓜、番茄和茄子等一批蔬菜。通过“听”音乐,蔬菜的品质明显改善,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走进东阳市花园村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的玻璃大棚,一片清凉:3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内,一面是湿漉漉的水帘,一面是16台开足马力运转的大功率风机,每天上午,这里还有持续4个小时的“音乐会”,《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名曲水般流淌,让人倍感舒畅。“这些都是为蔬菜准备的。”浙江花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技师童福良介绍说,从去年10月开始,他按照专家制订的详细方案做起了实验:让小番茄“听”莫扎特第二号笛协奏曲;让小黄瓜“听”《春江花月夜》;让大黄瓜“听”钢琴曲;让茄子“听”《高山流水》……“让蔬菜听音乐是植物声频技术的实验,”童福良说,植物声频技术的原理是根据植物的声学特性,通过对植物播放特定频率的声波,刺激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促进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收、优质、抗病的目的,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
童福良的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对比试验显示,小黄瓜苗出土两个星期后,音乐区的黄瓜苗比普通黄瓜苗要长25厘米,而且抗病能力也明显强很多;到了挂果期,音乐区的黄瓜挂果率明显提高,且个头更大;最终,音乐区的小黄瓜产量高出了13%。类似的实验结果也体现在小番茄和茄子上,其中音乐区的小番茄产量高出普通小番茄33%,茄子高出16.5%。
消息不胫而走。看到“音乐会”的效果后,附近农民纷纷前往“偷”师学艺,也想让自家的蔬菜听听音乐。童福良透露,到今年底,等这项实验全部结束后,他们将推广这一技术,让这场特殊的“音乐会”走出花园村,致富更多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