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创建学习型社会之我见

  桑士

  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城市,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我省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热土,作为历来人杰地灵、崇学重文的省份,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须走在前列、走出新路。
  首先,要在正确把握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和内涵的基础上,把抓好基层的学习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石,创建学习型社会就要从社区和家庭抓起。社区的学习内容当着眼于实效、实际、实功。当前尤须开展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维护环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修养,塑造广大市民文明礼貌、团结友善的形象。
  其次,创建学习型社会也要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可通过有效载体和途径,把城市的学习氛围和理念传导给农村和农民。同时,着眼于发展成果的城乡共享共有,积极组织诸如“农村科技文化超市”、“农村实用科技图书销售”和“科技致富农户”等下乡活动,并在农村集镇、乡镇和村,组织各类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宣传活动等。
  第三,创建学习型社会还要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后代的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扎根城市,成为新型市民。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是一个亟需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些新型市民、特别是他们的后代,是城市的新鲜血液,需要党委、政府在政策举措上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培训、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第四,须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载体。比如,可在市、县、区层面免费开办面向市民的各类学习和文化场馆,举办各类科技文化讲坛和辅导讲座等。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开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网上论坛”等。
  第五,须加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舆论宣传工作。浙江是文化之帮、名士之乡,自古英杰辈出、大家傲世。但让国人遗憾的是,新生代有影响力的浙江文化大家在省内外难觅踪影久矣!当下,我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有必要加强宣传诞生于吴越大地或与浙江有特殊姻缘的古今文化和科技大家。深入研究挖掘出自浙江的贤达名士,大力宣传他们为华夏古国的文化圣殿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大力弘扬他们的拓荒探索和创新创造精神,这对再造新生代的浙江乃至中国的文化大家都极具意义。
(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