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我省出台首个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

  本报讯 (记者 金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需要采取哪些保障措施?总体该怎么布局?重点建设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在9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的诸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中都有了周密的安排。这也是我省出台的首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
  诸暨已三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以上粮食生产先进,目前全市有粮食种植面积约82万亩,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及种养结合的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发展迅速。近年来,诸暨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经济强县的跨越,综合实力空前增强,粮食生产扶持资金也连年增加。据该市副市长赵源恩介绍,到2014年,诸暨要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中投入近5亿元。
  该市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总体目标是:至2018年,规划建设整体达到吨粮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功能区32万余亩,涉及27个镇乡(街道)542个区块。根据这一目标,诸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建设范围是市域内近10年不被占用的适宜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标准农田区,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土地平坦、坡度6度以下、基本旱涝保收等。为保障建设顺利开展,诸暨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市发改局、国土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农业局具体负责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的指导、监督、考核和政策实施等。
  市农业局局长金利顺表示,如果到2018年建设目标完成,预计2020年诸暨年可增产粮食1344万公斤,超额实现省定900万公斤的目标,同时还能推进当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全面发展。
  据悉,诸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将实行分年度建设的方法,2010年重点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高产高效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工程、服务体系建设、机具配置建设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