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世界富豪的环保情结

  编者按:
  环保与富豪有什么联系?富豪的生活与环保充满矛盾——他们住大房开大车,乘坐游艇出海,驾驶私人飞机旅行。但是,当今的富豪们正将大把金钱投入环保事业,决心将这些财富用于保护他们所热爱的大自然。
硅谷元老成立基金会拯救雨林
  高登·摩尔,美国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个人财富27亿美元。
  高登·摩尔被誉为“世界上最慷慨的环保捐赠者”之一。他早年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喜欢静静地呆在一些原始的、未经人类开发的地方,整天与自然和家人相处。
  摩尔曾表示,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虽然很好,但是不应到处都修建。摩尔发现,随着度假村和高尔夫球场的增多,这些地方的鱼类等动物数量却在减少。这也促使摩尔开始关注环保。
  2000年,摩尔和他的妻子贝蒂一起成立了摩尔夫妇基金会,这是美国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之一。该基金会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包括拯救南美洲热带雨林,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等。
  2001年,摩尔向“保护国际”基金会捐赠了2.61亿美元,这是该基金会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一笔私人捐赠。“保护国际”基金会将一些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列为保护“热点”,这些“热点”地区尽管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但却容纳着世界上动物和植物种类的60%。
  摩尔表示,“我的财富足以使我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拥有超过我本身需要的更多的资源。我认为我能够带来一些影响。”
钻石富豪开辟昆虫观光路线
  奥本海默尔,南非戴比尔斯钻石开采公司主席,个人财富22.5亿美元。
  65岁的奥本海默尔是南非钻石大亨,他的财富主要来自钻石和矿产生意。他在环保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支持环保研究和开发生态旅游线路等,并致力于向人们普及环保理念。
  2008年7月,奥本海默尔宣布将开辟世界上第一条“昆虫生态观光路线”。他表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昆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昆虫的美,以及昆虫的巨大作用,希望通过这种崭新的生态旅游方式来加深人们对昆虫、自然和环境的认识。
  事实上,早在这条旅游路线启动以前,奥本海默尔已将他在约翰内斯堡郊外的花园打造成昆虫生态旅游的试验地,花园向公众开放,并举行了昆虫标本展。
  2008年8月,奥本海默尔向南非的第一所免费大学马哈里什大学捐赠了一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500公顷。
媒体大亨当“地主”拯救土拨鼠
  特德·特纳,美国时代华纳集团前副董事长,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创办者。个人财富18亿美元。
“有人问我最喜欢在哪儿旅游,我喜欢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整个地球。从北冰洋到热带雨林到赤道到沙漠,我爱这个世界,希望看到人类和平地生活,与环境和谐共存。”
  幼年时,特纳看到一只蝴蝶,他说出了第一个词:“漂亮”。这似乎暗示了他痴迷于自然的天性。当特纳能够阅读后,他读了许多关于自然的书籍,一切动物和植物都让他感到欣喜和着迷。
  成年后的特纳在媒体界大获成功,积累了巨额财富,他决心将这些财富用于保护他所热爱的自然。
  1989年,特纳开始在蒙拿收购土地建立牧场。其后30年间,特纳共建立了15个大牧场,成为北美最大的“地主”。
  他将自己掌握的大部分土地建成保护区。利用这些保护区,特纳还发起了一场保护和繁育美洲野牛和草原土拨鼠的活动。
  近年来,特纳用于环保的资金达到近15亿美元,特纳本人剩余的资产还有约18亿美元。
  特纳认为,市场力量和环境保护并不是天生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如果我们毁掉了环境,我们就将毁掉我们自己”。
(摘自《齐鲁晚报》 2010年9月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