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站长骆文坚介绍,我省共有木本植物1400多种,列入《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的有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楠木类、榉树、银杏、榧树、毛红椿、光皮桦、黄连木等78种。全省珍贵树种总面积约211万亩,其中用材林77万亩,总蓄积115万立方米,蓄积较大的有榧树、楠木类、金钱松、银杏等几个树种。但总的来说,我省珍贵树种资源存量少、分布散,可利用的资源十分匮乏。
骆文坚说,近年来,我省木材进口量每年递增14.7%,达200多万立方米,进口额15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省木材进口量将达900多万立方米。随着国际森林保护越来越严格,珍贵木材资源供需矛盾将异常突出。
为此,自2008年开始,我省启动了千万珍贵树木发展行动,开展了柏木、光皮桦、金钱松、杂交马褂木等种子园建设,培育了红豆树、紫楠、刨花楠、闽楠、江南油杉等母树林,并在建德、临海、开化、江山、龙泉、庆元、文成建立了6个珍贵树种定点苗圃。
为加快珍贵树种造林进度,减少盲目性,省林业厅还根据珍贵树种的经济价值、现有存量等因素,提供了优先推荐树种、一般推荐树种和引进推广树种,供各地造林时参考(见下表)。
3年来,全省共培育珍贵树种优质容器苗1000万株,并无偿提供给各地造林。各地也先后出台政策,加快珍贵树种发展。宁波市规划用10年时间,建设10万亩珍贵树种用材林;建德市委、市政府专门研究珍贵树种发展,计划3年发展珍贵树种2万亩。各地还把珍贵树种作为森林城镇创建和通道绿化、公园建设、新农村绿化的主角,广泛栽植。(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