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建工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胡绍庆认为,选择珍贵树种,要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包括土壤、地形地貌、水分、光照等因素,生物学特性包括树的生长速度、寿命、混交特性、耐孤植性等。总的来说,选择珍贵树种要遵循优质性、价值大、速生性、丰产性以及用途广、抗性强的原则。
珍贵树种造林模式有人工造林、定向改培、散生培育3种。定向改培又分综合改造、抚育改造两种。综合改造是指在现有天然林中,通过抚育改造,在林中空地或林冠下或林冠稀疏处补植补播珍贵树种;抚育改造是指对分布有珍贵树种的现有林分,进行适度间伐,伐除林分内影响现有珍贵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对保留的珍贵树种进行除萌、修枝、整形等抚育措施。散生培育一般是指“四旁”、通道绿化和城市城镇绿化。
胡绍庆指出,珍贵树种造林要提倡营造混交林,混交方式有带状混交、块状混交或模拟天然群落不规则混交。混交树种的配置要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与珍贵树种混交的伴生树种短期内能产生经济收益,以短养长;深根性树种和浅根性树种相互搭配;阳性树种、阴性树种和中性树种相互搭配。
(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