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嘉兴市秀洲区桑乐农机果蔬专业合作社在新塍镇万民村挂牌成立,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该合作社一跃成为秀洲区规模最大、服务最优、最具活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时间成为各级农业部门争相考察调研和同行揣摩学习的对象。笔者调查发现,桑乐农机合作社的大发展,得益于该合作社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了多元化经营模式。
立足农机 拓展服务模式
“桑乐”在成立之初,立足于开展机耕、水稻机插、油菜机收等农机保姆式服务。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合作社购进了一批批性能精良的农业机械。目前,合作社已拥有大马力拖拉机、半喂入收割机、高速乘坐式插秧机等机械30余台,并配套旋耕机、水田耙、开沟机、圆盘犁、播种机、挖掘机等多种新型农机具,农机具总投入超过350万元。
近年来,桑乐合作社不断拓宽农机服务范围,推出了农机作业套餐式服务。农户可以将全部或部分农活委托给合作社,合作社则根据作物生长各个阶段不同的作业内容,提供机耕、机插、植保、机收等多项机械化作业服务。
针对当地部分田地冬季抛荒的情况,该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化装备齐全的优势,租种了450多亩冬闲田或抛荒田,抢种油菜、小麦等经济作物,并在春季作物收割后,对农户实行免费机耕的优惠措施,实现了双赢。一系列服务模式的推广,使种粮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
为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合作社努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例如在水稻机插方面,合作社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建立了一个有5000亩育秧能力的水稻育秧中心,并准备建立一个育秧能力1000亩以上的蔬菜育苗中心,探索利用废菌棒开展旱地流水线育秧技术,进一步拓展农机服务领域。
统筹兼顾 发展果蔬种植
为推动合作社发展,“桑乐”并没有把业务范围仅仅局限在农机服务领域,他们依托较完备的农机具,发展起了桑木耳、油桃、葡萄等种植业,目前合作社配备了桑木耳栽培的粉碎机、搅拌机、制棒机等所有设备。今年合作社向农户收购桑枝条20余万公斤,计划栽培桑木耳20万棒。
此外,合作社还种植了400亩油桃和25亩葡萄,均采用设施栽培,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始终处于业内前列,仅油桃,每亩纯收益就在7500元以上。
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不仅错开了农忙时段,有效地整合了合作社资源,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员的创业潜能,大大增加了合作社的经营效益。
创新服务 探索循环农业模式
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合作社以食用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发展循环农业。
合作社将桑木耳采摘后留下的菌棒晒干、粉碎后与泥土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育秧的培养土,经过流水线育秧后,直接运往旱田整齐摆放,并利用桑木耳生产用的喷灌系统进行浇灌。
据介绍,以菌棒土壤混合基质培育出的秧苗根系发达、秧苗粗壮墩实、苗体素质好,插入大田后早生快发,长势优于普通秧苗。这种循环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物的产出排放量,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此外,合作社还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不同,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形成了桑木耳露天栽培——水稻旱地育秧——毛豆种植的轮作方式。这种生态循环的轮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了肥料的使用,使每亩土地的年产值达到了3.59万元。
多元化经营的开展,大大拓展了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提高了赢利能力。据预计,该合作社今年有望实现产值300余万元,年利润100万元。 (仲云龙 郑颖 楼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