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道德法制

青田一农妇非法集资近半亿

  她,今年60岁,穿着朴素,有点驼背,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短短几年内,她竟非法集资近5000万元。近日,只有小学文化的农妇夏某被青田县检察院提起公诉。
从卖早点到炒外汇的“华丽转身”
  夏某是青田县阜山乡人,只上过小学。20多年前,她从乡下来到青田县城,做起了小本生意。她卖过水果,卖过鸡爪,摆过早点摊。十几年来,通过辛勤劳作,她将几个子女相继拉扯成人,先后送到国外。
  1999年,她在银行附近摆摊卖早点,认识了一些专门在银行门口倒外汇的人。听到他们闲聊,夏某心动了。因为这种赚钱的方式,比起卖早点来既轻松又赚得多。在耳濡目染中,夏某知道了什么叫外汇、怎样买卖外汇。但让她苦恼的是,她没有炒汇的本钱。
  几经思考,她决定向身边熟悉的亲友借钱,并承诺支付月利率10%~25%的高利息。积累了原始资金后,2000年,夏某正式加入“炒汇大军”。
  正从那时起,夏某开始积聚名声。身边的熟人说,夏某为人直爽,把钱放她那里,都能准时拿利息,感觉比银行还稳。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想借钱给她,进行“间接投资”。
非法集资带给她暴富梦想
  炒外汇,炒的就是风险。夏某的账户资金,总像过山车,一会儿冲到高峰,一会儿又跌入谷底。几年炒汇下来,她最终只赚了点小钱。然而,看着朋友一个接一个地想借钱给自己,她开始动起了另一门心思。
  2005年,夏某对外编织了一幅红红火火的生意画面:她要进军房地产市场、子女在国外做集装箱生意赚了很多钱、炒外汇生意红火……加上原先的借款高利都能准时、足额发还给放款户,她在当地信誉不错,许多人也愿意把钱放在她这里吃利息。
  就这样,她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面的借款偿还前面的借款本金和利息,以此维系她的暴富梦想。
  截至案发,夏某先后向136人非法集资,共计人民币4515万余元、欧元28万余元、美元2万余元。除归还部分集资款及支付利息外,她尚有人民币3559万余元、欧元23万余元未能归还。
拒不交代巨款去向
  夏某的弥天大谎被戳破后,136名被害人傻眼了。他们少则被骗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不少人因此倾家荡产。有一名被害人先后放款达200余万元,在得知夏某涉嫌集资诈骗的消息后,经受不住打击,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目前仍在医院治疗。
  对于近5000万元的集资巨款,夏某至今拒不交代大部分赃款的去向。面对检察官的询问,她要么沉默,要么称“忘记了”。
  在她“记得”的少数几笔账目中,她称几年来捐了不少“香火钱”。“我很信佛,不管是自己乡里还是外乡要修建寺庙,我都会马上拿出来。这些年,我估计先后捐了二十几万元了。”夏某说,她希望用这样的“善举”,减轻自己的罪孽,换取心灵的片刻宁静。
  此外,她还承认有一小部分钱用于炒汇亏损、转账给子女做生意、归还前期集资款,以及支付高额利息等。
  检察机关认为,夏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采用后面借款偿还前面的借款本金和利息的方式,大量骗取社会上不特定人的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法院将择日宣判。 (金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