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卫生部通报称,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死亡6.8万余例。正确认识艾滋病,有效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
“那个叫艾滋的传染病离我这么近”
看到大伟(化名)时,他正在陕西西安志愿者之家的心理辅导室里,说不了两句话,眼泪就流了下来,一直重复着一句话:“那个叫艾滋的传染病原来离我这样近。”
大伟今年40岁,经营着一家公司,效益很不错。他和妻子是大学同学,夫妻俩很恩爱,在朋友圈里是典型的“模范夫妻”。
两个月前,大伟给员工一次全面体检的机会作为福利,他自己也抽了血。时隔不久,疾控部门给大伟打来电话,说他需要复查血液。大伟当时还没当回事,他自己体格很好,1.8米的个子,体重90公斤,在同事眼里壮得像头牛。再次抽血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大伟,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目前属于携带者。
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大伟说自己顿时就傻了。“出这事在我看来纯属意外。”直到现在大伟还这样认为。4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学弟,俩人有很多共同话题,越聊越投机,接着就见了面,大伟还资助这位学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学弟很感恩,没事就打电话,“像小姑娘似的挺粘人的,蛮可爱的。”
两个人的首次性行为是在一次酒后,当时就是感觉刺激、好玩。不料两人对此上了瘾,同性关系就一直保持着。大伟回忆道,“同性恋之间有时会很乱,有多个性伙伴。所以我也说不清这个病是我们两个谁带来的,传染给了对方。”
大伟得知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仅1个月时间体重就减了4公斤,精神也彻底垮掉了。
在志愿者之家,大伟见到了许多感染者和患病者,他们来自于各个行业,老中青少多个年龄段。“不知道内情的人,谁也不会相信他们是艾滋病感染者。但他们确实生活在我们身边。”
“社会的关爱让我坚强”
和大伟有相同经历的刘师傅,也对自己感染艾滋病感到不可思议。刘师傅三年前从老家来到西安打工。当时一个人,工作虽苦,但收入不错,最让他欣慰的是,在西安他找到了自己文学爱好的知音。
刘师傅原来在老家当代课教师,喜欢写诗,还发表过作品。进城务工后他还学会上网在博客里发表自己的诗作,也有了一些女粉丝。不久,就和一位女粉丝有了来往。
正当刘师傅陶醉在这迟到的“爱情”里时,那位女粉丝动员他去做个艾滋病筛选检测。“我开始以为她考验我对她的感情,最后接到她的电话,只说对不起,说她自己被检测出艾滋病。”
刘师傅满脸狐疑说:“我至今都不相信有那么高的感染率,我就和她一个婚外的女人有关系,且就两个月时间。”
刘师傅要求和妻子离婚。妻子打骂他之后哭着说,孩子怎么办?刘师傅的打工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好在我爱人和孩子检查都没问题。否则我就是千古罪人。”为了坚守这个秘密,刘师傅和妻子只好都选择外出打工,“绝对不能让老家的父母知道我得了这个病。”
刘师傅被确诊患病后,那位女网友再也没有和他联系过。而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文化更不懂风情的结发妻子,却选择留在他身边。“她从乡下搬来,说要照顾我到最后一刻。还托人装了一台电脑,让我上网查资料,在网上发表诗作。”
让刘师傅坚强到现在的,还有社会的关爱,众多志愿者的关怀。从网上得知刘师傅感染艾滋病后,许多志愿者给他心理安慰和治疗辅导。
(摘自《三秦都市报》孙涛/文 201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