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姚德延)庆元县岭头乡10名大学生“村官”,今年在各自任职的村里领种了半亩至两亩不等的“责任田”。打垄、挖孔、施肥、培土……这几天,他们又在“责任田”里播下了冬季作物的种子。“大学生‘村官’要是不懂农事,老在村里晃来晃去,群众会有意见。现在我对农事有了更多的认识,与农民朋友交往就有共同语言了!”该乡下庄村大学生“村官”刘城一边为冬季作物培土,一边告诉笔者。
自2006年以来,先后有10名大学生分配到岭头乡,担任该乡10个行政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学历高、有活力、能创新,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给村里带来了新鲜空气。然而,由于他们对农村和农事缺乏基本的了解和体验,一时难以适应岗位工作。
“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如果对农事一窍不通,怎么能够深入群众开展工作呢?”岭头乡党委副书记李志远说,“要当好‘村官’,就得尽快补上农事这一课。”为此,该乡提出让每个大学生“村官”所在村调剂出一块土地,作为他们的“责任田”,具体栽种什么作物,由他们自主选择,让他们练好服务“三农”真本领。
该乡岭头村大学生“村官”胡景年初领种了两亩“责任田”,搭起塑料大棚,种上西红柿和小尖椒,并成立了庆元县首个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城景蔬菜专业合作社。他说:“干了以后才明白,作物要长得好,每个环节都有学问。”近日,他把大棚蔬菜收了,换种冬季作物,让“责任田”披上“绿装”,不冬闲一分田。为了种好冬季作物,他没少花心思,上网查阅了冬种作物种植的相关知识,从选择播种时机到如何挖孔施肥,每一个环节都先了解了一遍。在现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干部和村里的农民当起了他们的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打垄、挖孔、施肥。